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四十五章 風暖彤庭尚薄寒

一夜朔風,眼下卻是晨日晴好。日光雖看似熾烈,實則周遭冰凍三尺,握著長戈刀劍的一雙雙手,早已滿是凍瘡,烏青發紫。

南軍雖難忍北地苦寒,但昨日一役,瞿能攻破張掖門,雖之後引兵退出,卻也大振了軍心。今日大將軍親自出馬,必將大勝,一舉拿下北平。

李景隆望著眼前高聳的城樓,回想二十年前,父親親自督造重修,將北平城牆加固,增設箭垛。可又曾想到,今日自己的兒子會站在這座城池的面前,親自將它攻破。

日光越發刺目,將那城牆映照得明晃晃。李景隆覺得有什麼不太對勁,卻又說不上。

城牆上的守軍仍是昨日的樣子,既沒有增加也沒有減少,遠遠可以聽見燕軍大旗獵獵的聲響。

“大將軍,城牆……城牆有異!”前哨慌慌張張地奔回來。

李景隆再次抬眼望向那城牆,青磚之上似是敷了一層閃耀透明之物,在越來越大的日頭之下,瑩瑩有光。

“大將軍,是……是冰……燕軍以水澆城牆,如今皆凍成冰,光滑不可攀爬……”那前哨小心地打量著臉色越來越難看的李景隆。

“攻城。”李景隆打斷他,死死盯著宛若為琉璃所包裹的城牆。

……

昨夜一宿急雨,近天亮的時候才停歇。桐柔原以為今日經筵停了,豈知太監傳話過來,日講經筵照舊。

她倒不需額外準備什麼,只是要去後殿東房將墨硯、茶水備好。經筵之後皇上多半會去那裡寫字,還有可能召閣臣看字。

將炭火新添了,屋子裡暖意融融,很快她就聽見腳步聲近,急忙退至外面。

隔著簾子的縫隙,隱約可以看見裡面的情形。

朱允炆提步入了東房,按例祭祀九小龕。龕上羲、農、黃帝、堯、舜、禹、湯、文、武,尚有左周公、右孔子二龕。殿中宦官引導皇上行禮的呼禮聲傳來,三拜一叩禮。

桐柔曉得,此刻閣臣與講臣們,則站在文華殿外的月臺左欄干邊等候。殿簷門未啟,等著皇上行禮畢,才可轉入前殿。

召令儒臣進講經史,解讀治國理政是自太祖就沿襲的做法。桐柔聽他說過,當初儒臣進講《尚書》無逸篇之時,明太祖曾說:“自古帝王無不以勤而興、以逸而廢,為人君者當警鐘長鳴,善始善終,不可稍有懈怠。”

莫說懈怠,當今這位皇上只怕更為勤勉。除了召董倫、方孝孺等人經筵,尚有日講,從無間斷。

風暖彤庭尚薄寒,御爐香繞玉闌干。黃門忽報文淵閣,天子看書召講官。

桐柔將這位正學先生的詩句在心裡默默誦了誦,覺得十分妥帖。

不久聽見前殿門開啟,文臣入內,進川堂。

具體說些什麼,她這裡並聽不清楚,大約是《大學衍義》和《貞觀政要》。立得久了,腿有些酸,她的目光轉去廊外。

秋末冬初,庭內一株楓樹硃紅已老,昨夜經了風雨,葉落一地。

姐姐不知眼下正在何處,可曾添衣?爹爹又不知執鈴遊醫於何處,身子可好……她託人帶出宮的東西,也不知他們收到沒有……

恍惚著,就聽見川堂處的動靜。應是文臣退回前殿少舒,而皇上已入後殿東房。

瞧著太監奉茶入內,桐柔曉得,必是皇上又召了方孝孺入東房議事,此刻不可有人入內打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