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有祭拜月亮,祈福求平安的習俗。
他們先拜了月亮,然後祭拜父母。之後就開飯了。
為了晚上這一頓豐盛的晚飯,他們中午吃的晚,下午就隨便墊了點。
仲靈去把飯菜熱了一下,元寧帶著人把桌子擺到了堂屋裡,蠟燭滅了一支,留了一支。
破天荒的,家裡第一次點著蠟燭吃飯。
仲靈還滿心不捨得,“長姐,吹了蠟燭吧,咱們點松枝也是一樣的。”
“那怎麼一樣?”元寧給弟弟妹妹碗裡每人夾了一塊雞肉,然後笑呵呵說道,“你沒聽說過‘吹燈拔蠟’?那是不吉利的!”
仲靈立刻閉了嘴。
元寧分配這一隻雞,大雞腿給了仲靈和叔毓,小雞腿她和伯鍾分了;雞翅根給了兩個小的,翅中和翅尖她和伯鍾分了;雞胸肉也是緊著兩個小的來吃。
別看到了現代,翅中更受歡迎,但在這個吃肉都奢侈的年代,肉少的部分是最不受歡迎的。
仲靈和叔毓還要謙讓,元寧卻道:“你們都聽話啊!你們倆還小呢,自然最好的都應該給你們,我們這做哥哥姐姐的當做好榜樣。
“仲靈,現在你算是小的,等季秀長大一點能吃東西了,你這個做姐姐的就要把最好的讓給她了。”
仲靈使勁點頭,“我知道!”她還要把自己碗裡的大雞腿夾給叔毓。
元寧攔住了她,“給你的就是讓你吃的,叔毓那不是有?他人小,肚子能有多大?一下吃多了撐壞了,也不是什麼好事。”
仲靈這才不再堅持。
其實這樣的場景,每一次吃雞都會發生……
魚肉多刺,元寧小心翼翼把裡頭的刺剔除乾淨,才給弟弟妹妹們分配,“多吃魚對身體好,這是咱們家沒條件,若是有條件的話,天天吃魚才好呢,我知道好幾種做法,保管你們吃不膩!”
弟弟妹妹們都沒往心裡去,只當她是在給自己畫大餅。
過完八月十五,秋收也宣告結束,村裡人都在積極準備秋耕。
元寧惦記著手裡的銀子實在是太少了,想著多賺點錢,所以便去找了里正,想讓他幫忙給買點地。
張大山忍不住笑了:“你這小丫頭怎麼一齣兒一齣兒的?當初把五畝薄田換成二畝良田說是省事的是你,如今要多買一些土地的也是你。”
“此一時彼一時嘛!”元寧笑著說道,“不瞞您說,我是出門遇貴人,我去縣城裡遇到了馮師爺麼不是,人家跟我說,他家娘子正好有一筆閒錢沒處用,看著我交過去的苧麻還不錯,所以就打算讓我幫忙種苧麻。”
張大山瞭然,“原來是替別人辦事。”
“嗯嗯,”元寧用力點頭,“不過,里正伯伯,我跟您說,人家在衙門裡做事的人講究特別多,不能大肆宣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