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這人走後,琉璃才去買了肉食,不久,車伕來接,兩人收拾了剩餘不多的果丹皮回家去。
不趕集的日子,琉璃都是邊做果丹皮,邊在家裡售賣。奈何這大灣村人家實在購買力弱些,一聽價格便搖著頭走了。倒是有不少人知道琉璃這個是用山楂做出來的,約莫知曉她去年冬天囤了許多山楂,打聽著想從琉璃這低價買些山楂回去。
這她哪裡肯賣,那些山楂還要留著用的。
果丹皮的製法不比冰糖葫蘆和罐頭,更復雜些,再加上包裝,一天下來也做不了許多。
好在後坡村集市要十日才有一回,而且到底也是山野鄉村,購買力自比不得鎮上,銷量還是會稍差一些,憑藉琉璃一人,每旬做的果丹皮倒是能供的上賣。
眼瞧著琉璃這生意好了,麻煩也上了門。
都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許多人便開始打起了這果丹皮的主意,這些日子以來,不少人上門詢問,言語間都是想問問琉璃製作果丹皮的法子。
這是她賴以生存的東西,琉璃自然不肯告訴。
“怪道前次那麼大方告訴了咱們冰糖葫蘆和罐頭的做法,原是人家還有更好的留著呢。”
“就是,鎮上不少店鋪都開始賣這兩樣吃食了,咱們學了又有啥用?”
“她那果丹皮倒好,我聽說在後坡村集上人們都搶著買的,這得掙多少錢啊。”
“……”
這些流言蜚語漸漸的起來了,一句半句的也曾傳到琉璃耳中,她真真是見識了,原以為古人淳樸,不想也有這貪心不足的時候。
不過,存在這種想法的人到底是少數,到底還有不少人念著琉璃的情分,譬如隔壁的劉大娘。
有次跟同村的婦女們一塊洗衣裳,便聽旁邊兩人如此議論琉璃,毫不客氣的懟了回去:“那是人家想出來的法子,願意教你是情分,不願意誰也不能說什麼。”
“再者,便是那城中有了賣糖葫蘆和罐頭的,誰還攔著你們自個做不成?自個做的到底不用花銀錢。你們若是不滿,有本事今後再不做那糖葫蘆和罐頭吃!”
劉大娘雖家裡人丁不全,兒子卻是個孔武有力的,本身年紀又不小,是以她話一出口,倒堵得嚼舌根子的幾個啞口無言,匆匆收拾了衣裳便走了。
事後同琉璃說起這事,劉大娘也是氣憤填庸,倒是琉璃反過來勸她:“大娘何苦跟那起子糊塗人置氣,這會看清楚了他們的面目,下回避著些就是了。”
當然,再有什麼好處,琉璃也會一併避著這些人了。
這日,琉璃正在廚間忙碌,便聽得外面似有人喚她的名字,接著是陣陣拍門聲。
“是誰?”琉璃以為又是誰要來問方子,走到門前警惕的問。
“宋琉璃,開門!”
琉璃聽出這聲音,似乎是張翠?她也是來問方子的?這麼氣勢洶洶的,莫不是來者不善?
琉璃抄手拿了跟棍子背在身後,將門開啟了一條縫:“你做什麼?”
張翠白了她一眼,轉而對身後人扯著嘴吧笑:“紅香姑娘,這丫頭在家呢。”
琉璃這才發現,張翠後頭還跟著一個妙齡女子,瞧著卻是有些眼熟。
“多謝嫂子”那女子謝過了張翠,並掏出三五銅錢遞給她“辛苦嫂子一趟了,這幾個錢拿去喝杯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