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陰魂不散的和尚

於是,我說道:“汪伯,你不要叫我小哥了,我叫張澗生,你直接叫我名字就好了。我是海州府人氏,奉父母之命,出外遊學,適逢明年大考,我這就赴京趕考。剛剛不識路,信馬由韁就到老丈這裡,打擾了。”

汪伯笑了笑說:“張小哥,你不要再客套啦,那就見外了。”

我故意把話題望阿連身上引。我說:“汪伯,剛剛洗衣服的姑娘是你女兒吧?不知道汪伯家有幾個孩子呢?”

汪伯眉頭一皺,遲疑了一下,說:“不瞞張小哥,那姑娘是我新收的乾女兒,叫阿連。唉,她可是苦命的孩子,本來她家生活在江北岸的一個小村莊,誰知道長江發洪水,把他們整個的莊子都淹沒了。她因為乘船在外邊採蓮,才倖免於難,後來她輾轉流落到此,正好老夫膝下無兒無女,就收她做了義女。”

這裡民風純樸,汪伯為人也很坦誠,就把阿連的來龍去脈一股腦講了出來。不知他有意還是無意,省略了慕容雷曾經來過的事情。

我故意“啊”了一聲,說:“汪伯,對不住啊,我不該這麼亂問。”

我的話可能觸到了他的痛處。

汪伯倒是不以為意,說:“這些年,都習慣了。”

汪伯接著又說:“不過小連人很乖巧,我們老倆口都很喜歡,才來幾天,她就把這裡當成了家,家務事都搶著做。我們也託人幫她打聽打聽她老家的情況,以及她的父母親人,都沒有什麼訊息,只是知道她原來的村莊現在變成了一片汪洋,估計那裡變成了河道,原先的小王莊再也不會存在啦。”

汪伯說道最後,居然有點喜悅的神情。

我也明白,汪伯他們歲數大了,突然來了勤快的女兒,自然高興,農村都有子女防老的想法,所以他生怕阿連離開他們。人性都是自私的,汪伯的這點小心思我也理解,我估計託人找小連的父母云云,估計也就說嘴上說說而已。

我說:“恭喜汪伯,在晚年能收到這麼一位乖巧的女兒,是大大的福分啊。”

汪老者給我這麼一誇,喜的眼睛眯成了一條縫,嘴巴也合不攏了。

我和汪老者又閒扯了幾句,說著說著,阿連走了進來,她一邊走,一邊說:“阿爸,就不要再拉呱了,這位公子應該餓了,帶這位公子去吃飯吧,那邊菜都端上桌了。”

蘇中農村普通人家都是這樣子,一般都是東屋是兩小間房,一小間做廚房一小間做餐廳,中間只是隔著一道牆。

小圓桌上擺了好幾道菜,水煮菱角,青椒藕片,炒絲瓜頭等等,有兩盤葷菜,一個紅燒鯉魚,清蒸雞仔。

這些都是綠色食品。

汪伯笑笑說:“這些菜不知道是否適合張小哥的口味,將就著吃吧。”

我故意湊到菜上,用鼻子聞了聞,由衷地讚道:“汪伯,這些菜色香味俱全,讓我大開眼界,我的饞蟲都給它們勾下來啦。”

老婆婆笑著說:“哪裡哪裡,張小哥真會說話,快吃吧,菜涼了就不好吃了。”

看這些清爽爽的小菜,不由得讓我胃口大開。不過,我心裡閃過一絲疑問:“普通的農戶能做出這樣的菜來?”

汪老者替我滿上了一碗酒,自己也倒了一碗。

汪老者不無得意地對我說:“我這沒有酒具,用碗湊合著喝吧,這是我自己釀的酒,你務必要嚐嚐。”

然後又對阿連母女倆說:“這裡沒有外人,你們自己盛飯吃吧。”

阿連的母親對我說:“這是老頭子的全部家當,他平常都捨不得喝,小哥你要嚐嚐。”

汪老者說:“哪裡話,老婆子亂嚼舌頭。”

我謙虛了一下,推辭說:“汪伯,我平時不善飲酒,我還是吃點飯,酒就免了吧?”

汪老者爽朗地笑了,說:“這是二十年陳釀,平時我都捨不得喝,難得和你一見如故,說什麼你也得喝點。來,先吃點菜再喝。”

我端起碗,就在碗要到嘴邊的瞬間,有個人從外邊急匆匆地過來。

這個人一把搶過了我的酒,一仰頭,“咕咚,咕咚,咕咚。”把我碗中的酒喝個精光。

“好酒啊,好酒。”那個人喝完酒,把碗朝桌上一放。“呃……”,又打了個飽嗝。

看來這個人也是飢不擇食。

我仔細一看,才發現原來是那個背布袋的和尚,他陰魂不散地跟我到了這裡。

我也不知道他姓甚名誰,暫且叫他口袋和尚吧。

口袋和尚用手抹了抹嘴,絲毫不介意別人的想法,他對我說道:“你這個人真不夠意思,追了你半天。你倒好,在這裡好酒好菜,害得我老衲一個人在路上狂奔亂竄,人家都以為我是瘋子。既然你不善飲酒,那和尚我就吃點苦,幫你代勞吧!”

我心想,你不是瘋子才怪。只是我驚歎和尚的速度,我騎了半天的馬,他竟然在瞬間就能追得上,而且準確無誤地跟蹤至此,令我佩服,我推翻了自己先前對他的看法。

和尚說完,也不等眾人有反應就大咧咧地坐下。

汪老者和阿連三人吃驚地看著這位不速之客,一時都沒有反應過來。

汪老者說道:“小連,快去拿碗拿筷子,招呼下聖僧。”

汪老者又倒了一碗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