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養殖技術

唐國很多人在商業上改變了對幽州的態度,現在見到有利可圖都是想著怎麼獲得最大的利益。

這期間就有很多世家派出一些人到幽州定居入了幽州的戶籍,還有一些家族的人都在暗中計劃如何到幽州生活。

利益在上,商業已經開始成了人心向往。

李德和城守府一起努力在處理二十多萬百姓的安置工作,春耕結束後他們的臨時工就做到頭了。

等待他們的將是繼續尋找工作,還有為安居先辦法。

城守府在想著解決問題的時候考慮到幽州的居民區建成好多房子都還沒有銷售於是提出拿房子來出租。

但是很多居民區都有商人的投資,想要做這樣的決定都需要問過其他股東。

商人在很多時候都是非常給面子的,但是涉及到自己利益的時候就另當別論。

城守府的面子再大也是要按照合約要求執行的,商人們的態度就是租賃過的房屋會影響銷售。

新房子是一個價,住過人的二手房子是另一個家,商人都很清楚一旦將房產拿出來收租肯定會影響銷售價格。

經過討論後商人的態度都表示不願意這樣做,為此城守府不得不給出優惠的條件,對出租的房產免除一些過戶的費用。

再次合計後有商人也鬆口了,出租房子對他們也是一種回本的收益方式,就是時間長一些,總好過沒有人購買強。

雙方都達成意見後,城守府決定拿出一些房子進行出租,解決了幾萬人住房問題。

很多商人一下子就成了收租大佬,每個月的收益還是很可觀的。

還有很多百姓要安置,只能另想辦法。

乾脆直接將人全都招募到施工隊去加快修路的速度,投資的千萬貫不能拖拖拉拉的。

數十萬的家庭給他們用勞動換取生活的方式,只要踏實肯幹生活會越來越好的。

大部分人都去了中原區域搞建設,調集幽州的資源過去一個是加快建設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給百姓們替提供一份工作。

幽州的稅收完全可以支援這樣做,李德一向會花錢,中原區域的勢力範圍是幽州的兩倍,更是南北交接的重要區域。

投入再多也是很有必要的,除了基礎建設更多的還是為了改善百姓生活,防止各種自然災害。

僱傭百姓做工的支出可不僅僅是二十萬百姓,而是中原區域內的幾百萬百姓。

與秦國時期的徵調勞役不同,中原區域的建設發展都是僱傭制度,都是要給錢的。

不僅給錢還要提供三餐,想要滿足這些要求可不是容易的事情,中原養殖場第一時間就已經在計劃建設的專案中。

想要發展起來還需要時間,經過不到一年的建設已經有了雛形,但要滿足百姓需求至少需要兩年以上的時間。

幽州方面提供的糧食非常充足,米糧價格已經從原來的高價恢復到與幽州勢力內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