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糧食價格就是保證了百姓們的生活,加上有了工作能夠賺到錢小富即安的願望很快就能夠實現。
為了促進發展李德還讓商人們介入,鼓勵他們建設工坊,租賃商鋪做生意。
單單靠城守府給出的臨時好建設的工作可不是長久之計,工作還是需要由各個工坊商鋪來解決才靠譜。
商人們積累了錢財後,已經在衛裡的宣傳下到中原去發展,半年的時間工坊和商鋪的數量增加的很快。
尤其是工坊數量短時間內數量驚人,商人們的瘋狂投資還不是為了僱傭人員便宜,少一些生產成本他們就能夠多賺取一些利益。
每天商隊走貨那麼多,抓住機會的就能夠賺錢,就比如水泥廠,磚窯廠的貨物向來都是不愁銷售的。
何況開發中原區域需要的材料數量很大,幾十家水泥和磚窯工坊都不能滿足需求,有這麼大的市場商人們怎麼會不心動。
就在李德將二十多人調派過去的時候,二十多家水泥工坊和三十多個磚窯廠就已經解決了數十萬百姓的生計問題。
加上新開設的商鋪僱工同樣解決了數萬百姓的工作,商隊,搬運工人這些崗位也有很多人在從事。
從中原成為幽州勢力的時候就已經註定了會得到快速的發展,為了發展城守府是付出了大量的錢財。
李德的策略就是用錢開路,沒有工坊就投資建設,沒有商人投資那就城守府來投資。
抓的都是一些核心的產業,比如化肥工坊,啤酒工坊,豆腐工坊,再有就是養殖農場等,其中投入最多的就是養殖場。
大量的牛馬羊,還有家禽規模與養殖規模都是非常驚人的。
最受重視的養殖場同樣也是投資風險最大的,為了能夠保證養殖也的發展,醫學院還為此開闢了專門的獸醫部門。
幾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很大的規模,幽州養殖場就是獸醫們實習和工作的主要地方。
別看養殖場給人的感覺是很容易的,俗話說家財萬貫帶毛的不算,其中就是有很多因素會影響到最後的收益,風險很高。
即便如此李德也是投入了大量的錢財,很多時候他的養殖方式就比較原始,直接讓人圈山養殖。
提供優質的野生生存環境,但同樣會按照要求進行投食餵養,還需要安排大量的人員進行防護工作。
除了這種原始養殖的方法,同樣有先進的養殖手段,用木欄製作的木籠進行圈養,配合科學的投食讓家禽牲口有足夠的能量生長。
涉及到養殖技術,目前最有效果的就是生豬的養殖,透過優選良種的技術,經過幾十代的繁衍挑選出膘肥體壯容易胖的品種進行養殖。
目前投放到市場銷售的生豬都是優選出來的品種,平均每頭飼養的生豬都能夠達到千斤,所需要的時間只需要七個月左右。
糧食方面採用的是混合飼料養殖的辦法,經過幾年的繁殖幽州的養殖場現有養殖工人數量就多大三萬多人。
每個人平均負責一個大圈舍的投餵工作,平均要負責百頭生豬飼養。
發展中原的養殖場李德特意將一些技術骨幹調派過來,教授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