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男權社會中,宦官這種放棄了男性身份象徵的群體,必然會滋生出某種反社會人格。
這些人本身就沒有臉面,更不在乎後人,所以做事只看當下,也更容易突破社會的底線。
而圍繞在這些宦官身邊的賓客、黨羽又更是如此。
在當時能被這些宦官給招納的,都是一些不在乎道德評價的人,這些人也更容易做一些極端的事情。
所以宦官集團本身對於社會是具有非常大的破壞作用的。
但為何歷朝歷代卻又都離不開宦官集團呢?
如曹魏也算是吸取漢之弊端的,但同樣離不開內朝的宦官,就是因為這一群體是皇權的最大輔助。
皇權皇權,說到底就是孤家寡人。
而他所要面對的卻是一個龐大的世家和官僚集團,即便他再英明聖武,他一個人又如何看顧得來那麼多人呢?
所以必須要有一個群體,只能獨屬於皇帝。
而宦官群體就是如此了。
自他們割去了男性象徵後,整個家族和社會都不會接納這些人,而只有皇帝才會接納他們,給他們一個生存的地方。
同時因為他們都生存在宮裡,他們就只能依賴於皇帝。
如此,宦官們離不開皇帝,皇帝們也離不開宦官們。
但張衝卻打算採用女官制度來替換掉這個群體。
女官制度其實由來已久,甚至就是東漢自己也是用女官的,但張衝打算採用的卻是類似於英國王室所採用的那種女官。
以優秀、聰穎女性充內朝,建立屬於王室自己的決策系統。
同時這些女官並不常宿內朝,可以每日回家,這其實也方便了張衝藉助這些人的力量去把握外朝的動向。
當然,這一制度肯定還是有很多問題的,但卻並不妨礙張衝認為它比殘破的宦官制度要進步的多。
此時,文姬又唸完了一篇奏疏,在開啟新的一篇時,臉上露出了笑容:
“王上,楊樞密從龍門送來捷報,言他們已經從那入關了。”
張衝一聽這個話,趕緊爬起身,不等文姬朗讀,自己就搶過了奏疏,攬目閱盡。
文姬見此,走到一邊給張衝滿了一杯茶,然後靜靜的坐在了張衝一邊,痴痴的看著自家夫君。
張衝並不知道文姬對自己的迷戀,他在專心看著楊茂的軍報。
楊茂在軍報裡寫的很詳細,幾乎將他在軍中的每一日都寫上了,可見他確實是每天都在寫。
張衝在快速攬過了一遍後,直接找到了玉璧有關的內容。
玉璧這地方太有名了,即便張衝這個歷史不是特別好的,也聽說過玉璧之戰。
那高歡也算是一代豪傑梟雄,那麼多風浪都走過來了,但在玉璧城下卻折戟沉沙,不僅大軍損失慘重,就連他自己也被氣死在了城外。
可以說,正是玉璧之戰徹底改變了歷史線,不然日後隋唐兩朝還真的不一定能開闢。
所以,當得知劉備此前竟然在玉璧這個地方修了一座堅城,張衝就感慨這難道就是歷史的必然嗎?
也是比較怵玉璧這個地方,張衝在打完太原之役後,就沒有繼續從汾水南下,攻略河東。
不然直接從河東走,無論是入長安還是入洛陽,不都比跑上黨那邊要來得方便。
所以也就是得知漢軍的汾水大營都空了,張衝才讓楊茂過去試試,因為已他對楊茂的瞭解。
就算打不下玉璧,也不會吃虧的。
反正被他作為主攻的趙雲、于禁都打得很順利,現在已經都拿下通關了。
但現在他張衝看到的是什麼?
讓高王都黯然神傷,號稱南北朝第一鐵壁的玉璧,就這樣被楊茂給解決了?
這,難道楊茂真的是個軍事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