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87、簽約

曾所長聽了這話,並不見得靠譜,什麼叫引薦?

這分明是不負責任的話啊,他們合資的目的就是為了出口。

有些話他不方便說,每一場會議,都是有會議記錄的,他示意了一下坐在旁邊的柳聯想。

柳聯想心領神會,笑著道,“沈先生,不知道你推薦的採購商跟你是什麼關係?你也知道,我們對這次的合資是非常重視的”。

其實他父親就是外貿促進會的,他才知道想做成一筆出口有多難,對中國來說頂多就是賣點礦產、土特產和陶瓷之類的東西。

沈道如胸有成竹的道,“香港金鹿投資不知道諸位聽過沒有?董事長於德華先生是我們長期的合作伙伴,其旗下的金鹿投資是跟我們合作創立的一家企業,每年為東莞創匯幾千萬,所以只要軟盤的質量符合要求,出口是沒有問題的”。

“你說的是今年剛剛被人民日報稱為愛國港商的那位?”,曾所長忍不住問道。

“如果是同一個名字的,那就不會錯了”,沈道如對於德華的瞭解並不多,也僅僅是見過兩面。

計算機所的人聽了這些自然放心了,既然出口沒有問題,剩下的就是新成立公司的股權分配問題。

1980年,厲以寧前後兩次提出要實行股份制,各地出現了股份公司形式的企業。這一新的經濟組織形式雖然尚處於萌芽階段,官方既沒有認可,也沒否定,但已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

“在合資比例上,我們堅持集體所有制,我認為我們至少是佔有51%的合資比例”,曾所長肯定的說道,這個核心點是不能動搖的,什麼都可以有錯誤,路線是不能有錯誤的。這階段他們開會研究什麼呢,就是這個合資比例的問題。

沈道如笑笑,這個比例有點多了,按照李和的要求就是20%就差不多了。

柳聯想發展的好,有一部分原因是國企的身份,有國資委、財政部、計算機所這樣的大樹,如果沒有了依靠,也許會成為無根浮萍,這也會是一筆失敗的投資。

股權拿大頭什麼的問題,李和是真心不在乎,他也沒有想過去參與管理,而且將來真的控股,加錢做個股權稀釋就是了。

沈道如直接問道,“那你們計算機所可以拿出24萬?”。

曾所長笑著道,“這個是沒有問題的”。

“那麼專利這一塊呢?你也知道,我們本身來投資,就是看重技術這一塊的,如果專利這一塊不歸新公司所有,我們的投資也就沒有什麼意義”。

下面有人說,“這有什麼關係嗎?既然大家合作了,以後我們計算機所的不就是你們的?”。

沈道如問,“曾所長你也是這樣認為的?”。

曾所長瞪了一眼那個亂說話的人,開什麼玩笑,計算機所是國家所有,國家的東西怎麼可能是私人的。

“那沈先生你的意思呢?”,

“我是在英國學習法律的,我只信白字黑字的東西。我希望計算機以部分專利入股新公司,我方可以適當的減少持股比例”。

兩方都是迫切合資的,並沒有什麼談判波折和唇槍舌劍。

最後商議下來,計算機所以雙方的名義組建合資公司,提供場地、相關的註冊手續。同時以包括漢字處理在內的十項專利入股新成立的公司,而合資比例達到了67%。李和這邊就只有33%了,不過非常的心滿意足。

雖然20萬港幣不是一筆大投資,但是依然舉辦了一次簽約儀式,畢竟是一次象徵意義的外商投資。象徵意義比實際意義要大。

簽約儀式的時候,市裡的相關領導、中科院的相關領導都有出席,那麼電視臺和報紙的記者自然是隨同。

在李和的授意下,沈道如當場宣佈向中科院捐贈10萬港幣,用於支援國家的科學事業。

這就叫刷好感度吧。

沈道如就這樣上了一次報紙封面,也當了一回愛國港商。

不過接下來的影響,都讓沈道如和李和兩個人始料未及。

沈道如所住的建國賓館門口,已經讓各家科研單位堵得水洩不通。

人家計算機所能搞合資,為什麼我們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