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要掙外匯啊!
我們的專利不比計算機所少啊,說白了,大家都是缺錢,缺外匯,每年國家下撥的科研經費就那麼一點,當然要學著計算機所搞自力更生了。
搞科研專案是有付出的,沒有錢也不可能搞出什麼名堂。
李和把那一長串的名單拿在手裡,採油工藝研究所,金屬壓力加工研究所,玻璃搪瓷研究所,化工部**膠工業研究所,寄生蟲學研究所,甚至外地的研究單位都有,包括什麼四釧維尼綸廠研究所,萍鄉煙花鞭炮科學研究所。
李和仔細數了一下,居然有123家。
他感覺壓力有點大,每一家都是非常不錯的合作物件。
但是這些合作物件無一不是奔著外匯來的,他們都是要求出口,李和哪裡有這個本事啊。
至於合資搞內銷?
十之**人家都不樂意搭理你。
李和無奈的對沈道如說,“都推脫了吧,每人送個小禮品,不要得罪人,現在合作不了,以後還有機會,通訊方式都留著”。
沈道如借用賓館的會議室,給了各家研究所一個統一的答覆,“各位迫切合作的心情,我也非常理解,可是大家要知道,這麼大的事情我是一個人作不了主的,我需要回香港跟總公司開會報告,希望各位理解我的難處,我相信我們後面一定會有機會合作”。
然後給每個人送了一兩樣小禮品,這些可都是用外匯券從友誼商店買的。
各家本來抱著熱情的態度來的,聽了沈道如的話,好像一盆涼水澆了下來。
什麼叫有機會?都能聽出這是敷衍的態度罷了。
不過也只能這樣了,他們能有什麼辦法,難不成還逼著人家合資不成?
沈道如沒幾天就走了,帶著李和佈置的任務,回香港搭建公司業務框架,租場地,招人,哪一樣都是千頭萬緒。
馬上就是十一國慶。
今年的國慶要舉行閱兵,許多人自然很興奮。
李和自然不想錯過這一次的閱兵儀式,學校的學生遊行方隊名單早已安排好,都是學生,他是參加不進去了。
那麼就得在觀禮邀請名單裡想辦法。
他剛跟吳教授提了這個想法,吳教授笑道,“當然有你,你不看通知欄的啊”。
李和真的從來不看系裡的通知欄。
拿到觀禮函,高興了一整天。不過座位是不用想了,安心當個吃瓜群眾吧,不過也夠他榮耀的了。
李科問,“有相機嗎?”。
李和一拍大腿,怎麼把這個給忘記了。
二話不說,騎上摩托車就往百貨大樓去,不過轉了一圈也沒找到倒票的販子。
只得回了家,看見在巷子裡耷拉著腦袋的小威,問道,“你在這幹嘛呢?”。
“沒事,曬曬太陽”。
李和掏出一沓錢,遞給小威,“給你個任務,去幫我倒個相機回來,不怕花錢,只要最好,明白沒有?”。
“老大,沒有問題,晚上就給你送過來”,小威見有活幹,一溜煙的就跑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