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我拒絕

李行周沒有踹鐙策馬帶球前衝。

他依舊是一揮杖,居然依舊只是一揮杖。

李行週一杖揮出,馬球便從包圍他的對方隊員頭頂掠過,化成了一道虹光,划著一道弧線。

彷彿一顆彗星般橫亙於長空之中。.

所有人都仰起頭,向空中看去,目光追隨著那道紅光移動著。

從這顆球一飛出去,人們就從角度上知道,它不是傳給任何一人的。

難道是李行周自知這一球無法準確地傳出,所以存心破壞,想要讓球出界?

隨即,他們就目瞪口呆地發現。

那團化作紅色流光的虛影,竟然徑直飛向了對方的球門……

站在中場,直接射門?

這個打法,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不錯,他們在沙灘上隨意劃定的這個球場不太規範,比標準球場的確小了一些。

可也不是站在中場,就能直接擲球入門的啊!

唐代的擊鞠用球都是實心堅木製成的,彈性有限,又比較重,站在中線位置揮杖,根本不可能把球打進對方球門。

哪怕你是大力士也不可能!

因為你的力道太大的話,只能使球杖的弦月形頂端折斷。

或者那實心木球受力不住,一擊粉碎。

但是,李行周做到了!

他一杖揮出,球化流光,在所有人的目瞪口呆中,直接射進了對方的大門。

這不是力大無窮就能辦到的,臂力要大,更要使得一手巧力。

那球不是被擊出去的,是被球杖抄起來旋到一個最易發力的角度時丟擲去的。

只有這樣,才能解釋為什麼球杖好端端的,球也沒有碎,卻能打出這麼遠的距離。

可是抄球時要柔,拋球時要剛,力道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這可不是懂得它的道理就一定能夠辦得到的。

球飛進對方的球門,落在地上彈動幾下,一路滾出去。

沿著沙灘滾向一直在另一側觀看他們擊鞠的那幾個女人的帳圍子。

球是飛走了。

可是,圍觀的人群瘋狂地歡呼起來。

李行周揮杖擊球,球化流光,球杖定格於空的剎那英姿,深深地印在了他們的腦海之中。

在李行週一方的賽場邊緣,每進一球,便會插上一面紅旗。

那個負責“唱籌”(裁判)的人正插下一面新的紅旗,大熊一方的旗已成林。

對方球員繼續比賽的勇氣被李行周這一杖徹底擊潰了,在山呼海嘯的歡呼聲中,他們無奈地承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