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2章 談判

“這些地方可都是有水有草的上好地兒,無論放牧還是種地都很肥沃啊。”

“如交納了三分之一的收成,我無法保證族人能餓著肚子去打吐蕃人。”

“除非免去今年納貢,讓我們有足夠的糧草打仗。”

“或是交了錢糧,但吐蕃人你們去打。”

李行周很有耐心地勸道。

“族長要明白,並不是薛某貪婪,而是形勢所迫。”

“程伯獻將軍陣亡,朝廷無法信任党項。”

“朝臣最支援的做法是遷徙鮮卑人到吐谷渾建立羈州。”

“好處是以羈州代替大唐抵禦吐蕃,不費一兵一卒便固守國門,又不用掏軍費。”

“這樣的好事兒閣老們焉有不同意的道理?”

“現在我要改變這個做法,自然要讓大家看到足夠的好處,否則怎麼獲得洛陽的支援?

“讓你們打吐蕃,一則讓洛陽看到實際價值,二則也相當於投名狀。”

“誰讓你們以前跟吐蕃人的?”

“讓你們納幣,是因我們在梁州練了十年的兵全軍覆沒,難道要讓朝廷重新掏軍費?”

“本來建立羈州兵、錢都不用出,現在要出兵,還得掏軍費,您覺得朝廷願意?”

拓拔赤辭忽然問道。

“既然建立羈州這麼有好處,那李將軍為什麼執意要和咱們議和?”

“我可不信你是看在以往交情的份上,不惜和朝廷對著幹?”

“既然建立羈州這麼有好處,那李將軍為什麼執意要和咱們議和?”

拓拔赤辭疑惑地看著李行周。

“除非事不得已,我並不願意看見無辜性命損於戰禍。”

李行周鎮定地說。

顯然這並不是實話,他不可能把自己內心的想法告訴幾個外邦人。

唐朝的羈州稅賦自理,替唐朝鎮守邊關,實際上有僱傭兵的性質。

在唐朝對外擴張的過程中,解決了民族矛盾、地區穩定、財政負擔等等問題。

同時又能利用驍勇的遊牧民族替守邊關,好處不少,但有個極大的隱患。

......

李行周知道著名的安史之亂,當然明白後果的嚴重性。

安史之亂不能不說和民族融合的失敗有很大的關係。

國內日漸歌舞昇平的時候,府兵制敗壞、軍隊戰力下降,慢慢開始依賴遊牧民族僱傭兵,自然會形成外強中乾的局面。

現在既然有權力有機遇擺在面前。

他作為漢人為什麼不設法為唐朝的安全政策尋找一條可行之路?

況且,他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好不容易穿越一場,好不容易組建了自己的左翊衛。

讓他就這麼的回洛陽?就這麼交出軍權?

不可能滴。

喜歡大唐第一主播請大家收藏:(大唐第一主播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