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厥人表現得非常生猛,戰鬥進行得十分慘烈!
郭元振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雲州他是一定要派兵去救的。
否則,如果雲州陷落城池被屠,他就是下一個被關進囚車裡押往洛陽的高澄。
朝堂上的那些人從來不問過程只要結果。
郭元振身為朔方道行軍總管,肩負邊防重責。
無論任何原因、丟失任何一個城池,都是死罪一條!
郭元振一邊派了副將領兵佯打旗號營救雲州。
一邊“外鬆內緊”的防範突厥人來襲。
其實他心裡清楚,自己派出去援救雲州的那一隻人馬。
就算不會全軍盡沒,也會死傷慘重。
那都是跟隨他多年的父子兵、兄弟兵。
副將郭大寶更是和他情同父子、
郭元振的心裡很不好受。
但是身為上將主帥,他考慮的是全域性勝敗。
戰爭,犧牲再所難免!
就在三千援軍與突厥伏兵的遭遇戰打響不久。
四萬餘突厥大軍果然興師來犯朔州了!
雲州,果然是圍城打援、調虎離山!
郭元振麾下,一共不過萬餘人馬。
派出了三千,還剩七八千守城。
面對四五倍於己的敵軍,力量可謂懸殊。
但是郭元振的準備非常充份。
一場慘烈的城池攻守戰就這樣打響了!
戰鬥打了兩天兩夜,幾乎沒有停止過一刻。
突厥人也是拼了老本,一定要奪下朔州。
這對他們來說不光是一次戰役上的勝利。
更是關乎他們這個“偽汗國”之存亡的關鍵之戰。
眼看著黑齒常之的大軍就要來討伐。
如果突厥人這時候避其鋒芒溜之大吉。
草原各部族和所有的子民。
必然對發動叛亂的突厥貴族們嗤之以鼻、完全看衰。
從而轉頭投靠和歸降前來平叛逆的大唐王師。
大唐畢竟已經在草原上經營了五十年之久。
政權的“正統地位”還是深入人心的。
所以,阿使那伏念和阿史那骨篤祿除了硬起頭皮來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