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8章 兵退尹秧城

但是這裡還有個變數,如果能夠守住一兩月時間,鹹國從混亂中恢復過來,而晉軍被拖在尹秧城下久攻不克,鹹軍水軍陸續從北海進入望親江增援。

哪怕帶不來多少援兵,但是水戰若能逼平晉軍水軍,圍困尹秧城的晉軍就有可能擔心鹹軍從背後登陸。如此晉軍有可能腹背受敵,尹秧城的攻城很大可能會變成圍城。

因此死守尹秧城的第一個月至關重要,死守住第一個月,鹹軍水軍有可能增援。

而趙遜考慮向東收復失地,或是退入鹹國、志國邊界地帶的森林當中,前者除非運氣好,拿一下座大城池,利用民憤迅速徵兵,然後藉機擴大勝利果,實背後重擊晉軍,但可能性不大,徵兵後的裝備和操練需要時間,口糧也是問題。

退入森林周旋也不現實,糧草補給困難,一旦晉軍完成合圍,甚至乾脆放一把森林大火,就會像趕兔子一樣,趕盡殺絕。

“趙將軍,坦率而言。晉軍已經四十餘年未有大戰,故而以眾擊寡尚能勝之。而魏旦老將軍之所以敗,實則被晉軍誘出,以兩倍多兵力野戰殲滅,縱然老將軍善戰,雙拳也難敵四手。

但倘若我軍能集結一支大軍,數量即便只有晉軍三分之二,利用地勢民心,也許尚能一戰。”

“你是說,晉軍雖然勢大,卻不悉排兵佈陣?”

“非也,韓合乃老將,排兵佈陣之道自然瞭然於心,關鍵在於都尉之下無人有過陣戰,故而若能發動十萬以上之兵,正面野戰,可取勝晉軍。”

晉軍最大的軟肋是缺乏集團正面硬剛的作戰經驗,尤其是中下層軍官,都是四十歲奔下,和平時間比年紀還大。而野戰、陣戰不是單兵格殺,需要宏觀調動跟配合,稍有差池,輕則混亂,重則甚至發生踩踏事故。

別看二十多天前韓合曾經大敗魏旦,事實上是以逸待勞,十幾萬人一窩蜂的反殺五六萬跑過馬拉松,追了幾十裡地的鹹軍。

就好像即將抵達終點的馬拉松隊員,看見終點之際,來了根絆馬索,這還不算,地面上鋪上一層釘板,不死也半條老命。

使奸耍滑雖然是打贏了,陣戰的經驗並沒得到磨礪。儘管一路打殺攻城戰不少,但主力軍團不可能龜縮在一個城池裡面悶死,野戰終究是解決有生力量的主要方式。

因此可以利用晉軍士卒陣戰普遍經驗不足的軟肋,集中鹹軍精銳發動野戰,正面擊潰晉軍,使之徹底喪失繼續西進的實力。

話雖然說的漂亮,但現實是眼下勢單力薄,趙遜更沒有決戰的意圖,於是百里燕說了半天,趙遜依然沒有下定決心。

而與此同時,遠在萬里之外的晉國都城平湯城捷報頻傳,晉王大悅,只是這天,隨著王碩的軍報傳到,晉王再也開心不起來。不是別的,百里燕失蹤了。

說是失蹤,其實就是跑了,當然也有可能死了,但是晉王更願意相信是跑了。

儘管捷報頻傳,但晉王總開心不起來,心裡突然有種惴惴不安的感覺。而且最近晉王姒巍總是便血,心情一下變得更不爽,於是招範濤商議此事:

“愛卿,此番百里燕失蹤一事,是王碩私縱其逃,還是百里燕自己出逃。”

“臣下以為,百里燕私自出逃可能頗大。王碩縱有豹子膽,也不敢縱其逃脫。而且以信中所言推斷,當時我軍即將與鹹軍魏旦交戰,百里燕跟隨後軍,後軍由公子姒昌警戒,姒昌又與百里燕有嫌隙,王碩若是藏有私心,斷不能令姒昌負責後軍警戒。

故而臣下以為,乃百里燕私自出逃。”

“既如此,下一步該當如何?”

“大王應按計行事,謊稱百里燕已死,且被鹹軍所殺,而後以出殯為名,繼續訛詐歧國國力,並駐兵歧國。”

“可萬一百里燕逃回歧國又如何。”

“大王為何不立即書信一封,暗中結好百里律。傳聞百里律此人剛愎自用,且心胸狹窄,可將百里燕未死訊息告知於其,百里律定暗中劫殺百里燕。而且必須棺槨抵達歧國,訛到歧國財力之後,再行告知。”

“倘若百里燕先於我軍抵達歧國,又當如何?”

“大王試想,百里燕倘若流落異鄉,又身無分文,他何以過活。且不說用腿走到岐國,這兵荒馬亂的,縱使他有武藝在身,無人相助,又能奈何。更何況倘若他投靠他國,豈非落下被我晉國討伐的口實。

若是塞騫助他,那便是御客自找沒趣,被我王知道,依然要捉其回來,而且還能訛詐歧國。故而百里燕自己跑了,亦不能改變時局。”

範濤信誓旦旦,殊不知前番韓合大勝魏旦,皆因百里燕,只是王碩沒寫罷了。

也就是在晉王得到百里燕訊息的第二天,病入膏肓的相國公叔闊聞悉訊息,當時氣的險些喪命,由此病情急轉直下,不久後病情惡化,不幸抱憾病亡。

之後不久,韓合率軍攻破肥城,晉軍傷亡亦是慘重,韓合決意修整數日整飭士氣,同時派出偵騎,搜尋前番劫糧的鹹軍蹤跡,準備加以剿滅。

趙遜在聞訊肥城失守之後,決心採納百里燕之策,向尹秧城靠攏。於是派出人馬暗中聯絡,同時準備拔營啟程。

這天中午,百里燕正在河邊釣魚,鍾衡突然而至:

“校軍郎真是好興致啊,此時竟有如此雅興在此垂釣。”

百里燕(既魏賢)放下魚竿起身說:

“原來是鍾衡將軍,此來莫非是趙將軍決意合兵尹秧。”

鍾衡牽著馬過來,走近一旁說:

“確是如此,本將前來便是知會校軍郎,即刻動身。不過本將尚有一事不明,還望校軍郎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