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盾在現場帶領齊墨、熊沱、上官釗等人,驗看已經澆入模具的鐵水露出的冒口顏色變化,百里燕(既魏賢)興致勃勃湊近上前說:
“諸位大師,此法如何?”
齊墨摘掉臉上褐色墨鏡,喜形於色道:
“原是魏將軍,真是稀客呀。”
這時熊沱、上官釗二人相繼圍了上來:
“魏將軍,這寶鏡真是幫了老夫大忙,將軍可否賣與老夫,老夫願重金相購。”熊沱道,指了指摘下的褐色墨鏡。
鐵水隨著溫度變化,眼色從暗紅色逐漸變化為丹紅、豔紅、橘紅、赤紅、火紅、亮白、白熱化等多個階段,熱輻射和高亮度對眼睛傷害極大。
荒村時為了觀察鐵水溫度,百里燕私下煉了一些玻璃,往裡面添了些鉛粉,做成了褐色鏡片,當時一共做了三十副,陸陸續續損壞了八副。
早期的醫用褐色玻璃品,其實就是新增了鉛物質進而變成了褐色。熊沱等人都是冶煉大師,與鐵水、銅水打了半輩子交道,深受眼疾之苦。
聞聽熊沱要買,百里燕擺了擺手道:
“熊沱既然喜歡,拿去便是,來日在下可再煉一些,以備不時之需。”
聞訊訊息,熊沱、上官釗、齊墨等人面面相覷,上官釗問道:
“魏將軍,此物當真能煉?”
百里燕沒有肯定,只是淡淡說道:
“此物其實很是簡單,不過在下不能外傳,還請諸位大師恕罪。”
“不礙,匠術本為各家之所長,數月間能從魏將軍這裡見識到如此精湛鍊鋼之法,我等受益匪淺,又豈能再向將軍索取更多,方才是在下失言,有所失冒犯了將軍。”上官釗深施一禮道。
“上官大師不必多禮,在下今日前來是有要事相商,此處說話多有不便,還請諸位移步廳堂說話。”
與眾人來到大院,楊盾、劉灶父子等荒村核心骨幹一併列席,除安空、劉鄲、呂郜、朱明等人尚在冠湯渠外,連同齊墨父子、熊沱、上官釗等人,砡工派方面來了二十多人。
“齊墨大師,本月底新城即將落成,籌建鐵廠、工坊等事宜要陸續開展,耽誤不得。不過鍊鋼之法關係鹹國國本,還望齊墨與諸位大師,定要嚴守秘密,我鹹國也將對工匠精挑細選,嚴防鍊鋼法落入宵小之手危害鹹國。”
“魏將軍所言極是,當下黑巾軍來勢兇猛,萬一鍊鋼法落入黑巾軍手中將不堪設想。”齊墨贊同道,熊沱、上官釗等人點頭認同。
百里燕目光轉向楊盾說道:
“楊工正,本將近日便要出征,楊工正的官職待本將得勝歸來之後,將親自鹹王提請,還請楊工正再等些時日。”
“在下倒無出仕打算,幹了半輩子冶鐵,放也放不下,做個工正倒也沒什麼。”
百里燕繼續道:
“工正雖是百工之首,卻無實權,不利於工坊打理,此事不用再議,本將自有安排。”
“諾,楊盾任憑將軍差遣。”
“此外,新建工坊勢必比之荒村規模擴大數十乃至數百倍,鍊鋼法以及鍛打、淬火、包鋼、滲碳等工匠不下萬人,當以荒村工匠為魁首加以監管,務必之專司本職,沒有本將軍調令,工匠不得隨意調入其他工藝作坊。
此事楊工正務必嚴把關口,不得有失,此令砡工派諸位人等不在此列。本將不在期間,倘若不妥之處,楊工正應與與砡工派諸位大師商議後再拿注意。楊工正可聽明白。”
“在下領命。”
“那好,劉灶、劉川父子協助砡工派大師與楊工正,在新城落成後修建高爐,務必做到萬無一失,不得趕搶時間而懈怠施工。高爐干係重大,稍有不慎,後果不堪設想,你二人務必按章程辦事,不得私自改動工藝,可都清楚。”
“大人請放心,此事我父子二人絕不敢疏忽。”劉灶保證道。
其實早期燒窯、高爐、耐火泥技術都是從製陶、制瓷中分離出的工藝和技術,進而演變為另一門學科和工種。隨著時代和科學技術的進步,冶煉技術由易到難,經過一個長期積累發展的過程,逐步體系化科學化,最終形成技術上的獨立和分化。
大小事悉數梳理一遍,百里燕著重安排了製冰和肥皂生產。天氣逐漸炎熱,鹹王兩天前催人過來詢問何時可以向陔陵供應寒冰,當然,鹹王的錢就不要賺了,算是免費供應。
為此安空大師在新城地下挖掘了巨大的冰窖,並按百里燕要求陸續開挖大量地掩體,以青石磚為支撐修葺內部結構,一來可以藏人躲避拋石,二來也能用於藏貨。
此外,恢復畜牧、養殖普及育苗插秧極有必要,荒村養殖的家禽和家畜,為先鋒營早期提供了大量肉食振作了士氣,提供了大量蛋白,保證了傷員的營養和康復,這一點很能說明問題。
裝備精良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伙食同樣決定了士氣的強弱。在裝備對等,將帥不相上下,人數少的一方,士氣定不如人多的一方,此時倘若敵方伙食還比你好,哪怕你是正義的一方,也沒有人能餓著肚子,勒緊褲腰帶提著腦袋去拼命。伙食雖然不能直接決定戰爭的勝負,卻往往能給己方士氣加成。
諸如雀盲症、傷員、返崗率等不起眼的細枝末節,肉類食物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沒有充分的蛋白質和膽固醇保障,傷口甚至都不能很好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