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說次茬產量不如頭茬高,品質也不如頭茬好,但三百塊以上肯定不成問題!
春耳收完了還有秋耳,等今年的秋耳一收,俺也能成千元戶了,想想都讓人激動!
想到這裡,趙大壯有點駝的脊背都挺得更直了一些。
“許知青,謝謝你,謝謝你啊!”
他連聲道謝。
“不用,這是你和家人辛勤勞作理應得到的回報,繼續努力啊!”
許承安鼓勵了他兩句。
趙大壯的情況和以前的施家太像了,也挺慘的。
不過從現在開始,他的日子會過得好起來。
“許知青,我會的!”
後面還有人在排隊等著,趙大壯也沒敢多墨跡,當下走出旁邊。
他的幾個娃都在等著呢。
看著趙大壯攥在手裡的那個錢袋:“哇,爹,咱家有了這麼多錢啊!”
“對,咱家有錢了,許知青讓咱們掙到錢了,爹明兒就給你們買肉吃,買新衣服穿!”
他抹著眼淚:“媳婦,你在天上看到了沒有,俺和娃能過上好日子了!”
趙大壯的心情,其實也是黑土屯絕大多數耳農的縮影。
分田到戶只是勉強解決了大家的吃飯問題,不用頓頓稀飯粗糧了,然而很多家庭手頭還是沒啥餘錢的,除了趙建平,狗蛋等幾個跟著許承安開拖拉機,收入比較高的後生,其他人都窮。
如今這黑木耳一種,就集體脫貧了!
幹木耳上稱,拿著錢離開的村民們一家老小臉上都帶著燦爛的笑容。
正好明天大集,估計到時去鎮子上買東西的人會特別多。
一戶戶人賣了幹木耳,少的像施家四十多斤,也有三百多塊,多的大戶甚至擔了一百三十多斤幹耳過來,一下子賣了上千塊!
趙建平今天也沒閒著,未來的副廠長指揮著車隊,把打包好的黑木耳運送到城裡梁文峰的分銷點。
上百戶人的幹木耳,收了大半個白天總算收完了。
許承安統計出總數,和自己預測的差不多,六千三百多斤幹耳。
產量比起後世的袋裝栽培少了很多,但是對於段木栽培而言又很驚人。
許承安總共花了五萬多塊錢!
不過黑土屯的黑木耳是滄城最早上市的,本來就供不應求的市場更是處於最稀缺的時候,等梁文峰那邊一投放很快就能搶光,回本並多掙個兩萬左右!
頭茬幹木耳一收,第二茬黑木耳也到了採收的時候,村民們的積極性明顯更高了。
不過次茬產量確實比頭茬要低一些,木耳品質也次一些,但是還不錯,至少許承安挺滿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