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烏魚足足有三斤多重。
兩兄弟開啟隨身攜帶的塑膠口袋,先裝了點水,然後把烏魚放了進去。
這傢伙勁頭十足,在口袋裡掙扎了好幾下,尾巴甩得口袋啪啪作響,唐明耀不由擔心這袋子會不會被甩破了。
他也沒心思釣魚了,和弟弟一起帶著收穫,興沖沖的奔回家裡,直接把魚放進了水缸。
嗯,安全了!
唐明耀趴在缸邊,看那烏魚沉在水底,魚鰓有節奏的開合著,放下了心。
活著就好,活的才能賣錢!
死了就只能自己吃了。
這時天色還早,安頓好了這一條魚,唐明耀坐不住,又帶著魚竿和弟弟,下河接著釣魚去了。
一來一回,花了快一個小時,他們也不嫌累得慌。
遺憾的是接下來就沒那麼好運氣了,先後發現了兩條大烏魚,但都沒有上鉤。
第二天讀完書,唐明耀又下河走了一趟。
這次他換了條蛇皮口袋,沒有一釣到魚就往家裡奔,合理安排了時間,半個下午下來,收穫頗豐,一共釣了四條魚。
不過像昨天那條那麼大的只有一條,另外三條都小了點,三條加一起才四斤多。
兩天下來,五條魚,差不多有十斤。
下一天就是29號了,到了趕集的日子。唐明耀天矇矇亮就起床,以賣魚為由,問母親“借”了兩塊錢船費,然後帶著難得早起的弟弟,早早去河邊等著船來。
“哥哥,賣了魚我就可以吃酸梅糕了嗎?”
唐明耀:“嗯。”
“哈哈,我終於有酸梅糕吃了!謝謝哥。”
唐明耀懶得理他,小樣兒個沒見識的,一隻酸梅糕就被哄得團團轉,這以後要是嚐到了冰淇淋,還不得跟個哈巴狗似的。
嗯,逗傻小子真好玩。
嗵嗵嗵嗵嗵嗵……
一陣柴油機的轟鳴聲,打破了大山清晨的寧靜。
唐明耀站在河邊眺望,看到一艘鐵皮船從上游的薄霧裡鑽出來,很快到了他們附近。
弟弟唐凌風跳著腳招手。
等船靠岸,兩人提著家裡挑水的水桶,登上了船。
“每人一元,一共兩塊錢船費!”售票阿姨喊道。
唐明耀交了錢,走進長不足十米的機動船裡,把桶放在腳邊,檢查了下桶口蒙的蛇皮袋並沒有鬆動,這才開始打量船裡船外。
這船,是家鄉的一大特色。
因為鄉鎮就在河邊,大山裡陸上不通公路,水運自然而然就發展了起來。
大船開不進這條不算很寬的小河,只有這種小型機動船,在船尾裝個柴油機當動力,才能在河裡來回自如的跑。
其實運量也不小,裝滿一船,不比載重卡車拉的少。
清晨的河風迎面吹拂,有些涼嗖嗖的。
船裡有二十來個人,都是早起去鄉上趕集的,有老有少。在嘈雜的機器轟鳴中,他們高聲喧譁著,談論著農村裡各種雞毛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