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採用的是“內加熱”的辦法,把碎的鐵礦石和木炭分層加入爐中並鼓風燃燒來熔化的。
這法子還是比較原始,現在鄴國的冶煉技術參照宋朝後期……大概吧,她對鍊金這方面只有籠統的瞭解,並不準確就是了。
鐵匠們一開始以為蔚大人只是帶一個人進來參觀瞭解進度,但他們進來之後,既沒詢問也沒幹擾他們,只是一個環臂靠站在門邊,一個東看看西瞧瞧,跟個看稀奇的孩童似的。
鄭曲尺又跑到木掛架那邊,將上面鑄成的鐵器成品打量一番後,就去找蔚垚了:“我還想去煅燒窯裡看看。”
蔚垚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對她也算是有求必應了。
他又帶著她來到熔鍊鐵礦石的窯爐旁,窯爐是很尋常所見的饅頭型,以磚坯或磚砌築,由窯門、火膛、前室、後室、煙囪等部分組成。
剛靠近,一股火熱的氣息就直卷周身,這邊的窯爐還不少,全都窯火點燃在燒著,周邊堆砌著柴炭跟煤餅。
“不知這一日可制石灰多少?”她喃喃道。
“石灰何物?”
鄭曲尺當即改口:“是堊灰。”
“先前所制全運輸到鬼羧坡修築城牆,眼下正在趕急,所剩無幾。”
她一看這窯爐,就知道她不行了。
她原本打算學習一下書中的穿越前輩一樣製造水泥,但顯然現在一番觀查下來,鄴國的條件根本難以達到。
難點有以下幾點。
製造水泥需要石灰岩跟黏土一起高溫煅燒。
其一,這其中需要的溫度非常高,至少得1500度以上的高溫持續足夠長的時間,這跟簡單的燒生石灰相比,要困難得多,至少在目前鄴國的工藝條件下,很難做到。
但這點對她而言倒不是不能解決。
其二,水泥的部分原材料難得。
其三,就算上面的全部解決了,還有一項研磨粉末的技術。
水泥所組成的成分全都必須是一種極細的粉沫狀態,現代工藝都是用大型的球磨機加風選來實現粉末化。
但這裡呢,拿什麼來實現,磨子嗎?
就算這些都能夠達到,但這工程就真不是一般的大了,她能慢慢來,這破損的城牆、這宇文晟、這遊牧蠻子,甚至更多的潛在危險能等?
所以她最終決定,先整一個水泥半成品來,雖然堅固性比不得正宗的水泥,但它卻要簡單好整很多啊。
“能挪些堊灰給我嗎?我想做一種比灰漿更加好用的混凝材料。”
蔚垚不懂土木,他問:“這有必要嗎?”
鄭曲尺跟他耐心解答:“你知道現在為什麼城牆的石基不穩固嗎?”
“是因為你口中的灰漿?”他聯想到她之前的話。
鄭曲尺點了下頭,又搖了搖:“是,也不是,最主要的是,你知道現在是什麼季節嗎?”
蔚垚聽得玄裡玄乎,而旁邊經過的一人也不自覺慢停下腳步,側過頭聆聽。
“這我能不知道?眼下是冬季。”
“簡單來說,就是天若不足寒,就無法由水凝固成冰,而鑄牆的灰漿則正好相反,它倘若經過一個冬日的雪水寒露浸泡,無足夠的氣溫跟太陽照射,來年就依舊只是一堆豆腐渣渣。”
是這個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