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一秒鐘卻格外的漫長。
隨著一個個兵士倒在前廳,封弓影和高山王二人就像大海之中的小舟,那些瘋狂的兵士猶如一波波巨浪,但每一次廝殺,這艘小船就在巨浪之中搖擺晃盪,卻始終不能夠被海浪所吞噬,穩穩的屹立在那裡,猶如一塊堅強的頑石。
只不過這樣的堅持還能夠持續多長時間呢?
與此同時,楊逍正在不斷運轉輕功,朝著天鷹教總壇的方向趕去。
終於,他遠遠的看見殷天正口中所說的鷹愁澗。
鷹愁澗旁邊是一座巨大的山峰,怪石林立,高聳入雲,峰頂猶如巨大的鷹嘴,尖尖的朝下突出一塊,兩旁是光禿禿的山崖,幾乎寸草不生。
果然是一處險惡之地呀,不愧為鷹愁澗的名字。
只不過這殷天正實在是不太會起名字啊!自己叫鷹王,門派叫天鷹教,偏偏把總壇安在鷹愁澗旁邊。
鷹愁,鷹愁,不就是為了讓他白眉鷹王發愁的嗎?
楊逍看似漫不經心,還有心情想這些問題,然而此時他的移動速度其實快的猶如浮光掠影,他對這門輕功的使用越發的得心應手,此時高速前進之下,如果是目力不好的普通人,甚至只感覺面前一陣清風,卻是人已不見蹤影。
都說望山跑死馬,如果是一個普通人,從楊逍遠遠看見鷹愁澗開始,到抵達峰底,無論如何要半個時辰左右。
然而楊逍不過盞茶的功夫便已經到達鷹愁澗附近,此時已經進入天鷹教總壇的範圍,漸漸的路上已經不斷的出現身著天鷹教眾服飾的屍體。
還有一些穿著元朝兵俑服飾的屍體,從雙方屍體破損的程度來看,交戰極其慘烈。
越往進去走,倒在地上的屍體越多,形狀也越慘烈。
此時,楊逍隱隱約約聽見一陣喊殺之聲和兵器碰撞的聲音。
這也是他此時精神力大成,因此才能隔著極遠的距離感應到。
楊逍眉頭一挑,看來是快到了,而既然還在交手,那就證明天鷹教的人還沒有被全部消滅,自己總算是趕上了。
想到這裡,楊逍也顧不得檢視周圍的屍體,順著聲音的方向疾馳而去。
其實他跑的如此之快的一個原因就是,他急需找個天鷹教的人來給自己帶路。
此時,天鷹教總壇入口之處,常金鵬正率領著手下四五個兄弟,靠著一處山谷和張士信手下的人馬對峙。
這處山谷之內,地上橫七豎八躺著各種屍體,裡邊大部分都是張士信的手下,也有不少天鷹教眾。
此時,約摸有五六十人的一支小隊將常金鵬等人團團圍住。
如果是全盛時期,這五六十人的圍攻,常金鵬全然不懼。
然而此時,他的狀態實在太差了,胸前的衣衫破破爛爛,簡直比丐幫弟子還慘,破爛的衣服下面,露出的是大大小小深淺不一的傷口。
有的傷口,已經結痂,而有的還有暗紅的鮮血在滲出,他在右腿上插著一根箭矢。
張士信手下的兵士將他們團團圍住,然而卻不敢正面進攻,只是拿著長矛不停的進行騷擾,以消耗常金鵬的體力。
這些士兵不像總壇內部進攻封弓影等人計程車兵一樣悍不畏死,那些軍士已經被巨大的懸賞刺激的發了瘋。
然而這些外面的小隊,雖說張士信也下達了懸賞令,但永遠沒有值得他們為此拼命的程度。
其實一開始,隨著大批人馬朝著總壇之內進發,這支小隊的頭目也想帶人衝進去,可是常金鵬為了緩解封弓影和高山王的壓力,卻是主動出擊,不斷的拖住張士信的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