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覺得,在座的客人不少,可是李姑娘似乎……關注點還是在她的身上。旁人說話的時候她也有回應,但是,那不一樣。
只有一次的話,阿青還可以說自己是過度敏感了。可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李姑娘有什麼理由對她特別關注呢?
彷彿是為了印證阿青的這個想法一樣,到了大家該告辭的時候,李姑娘許是巧合,也可能是特意和阿青選擇了同一個時間離開。這樣一來她們就有了單獨交談的空間和時機了。
“吳姐姐家住在哪兒啊?”
“在月橋巷。”阿青平靜的與她對視:“李姑娘你呢?”
“我住光祿坊。”李姑娘落落大方,並沒有目的被人識破的侷促和不安:“我跟吳姐姐也算得上是一見如故了。要是吳姐姐有閒暇,我還想請你來我家裡做客呢。”
光祿坊——
就算阿青對京城是個地地道道的外來客,這些日子下來也夠她瞭解一些常識性的東西了。光祿坊離宮城最近,住的人絕對都是非同一般,以宗室居多。聯想到李姑娘的姓氏,阿青還有什麼猜不出來的?
這樣一位身份高貴的姑娘突然出現在她們這個交際圈裡,實在是一件突兀的怪事。
阿青對這位李姑娘的目的一無所知,她只是客套的說了一句:“有空的話,一定會上門叨擾。”
這個有沒有空,就要看具體情況了。
“那就一言為定了,我要是有空的話,說不定會去吳姐姐家裡打擾呢。”李姑娘看起來並沒有被她的客套話破壞心情,臉上的笑意十分真誠:“我和吳姐姐算是一見如故,又這樣說得來,這緣分當真難得。”
一見如故……緣份……
這些詞兒聽著都讓阿青覺得有點點不適應。
她總覺得李姑娘出現的不單純,並不象是偶然的事件。
但是如果不是偶然,她一個六品武官的女兒,跟李姑娘這樣一位應該高高在上的宗室女,又能有什麼牽扯到一起的理由呢?
也許有。
在這樣的煎熬和猜疑中過了快有半個月,阿青才再一次見到她想見的人。
老實說吧,她覺得她簡直象是被圈養的小動物在等著主人出現一樣,那種焦慮和期待讓她即使在自己家裡也坐立不安,1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