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九十五 回城

“沒關係,一回生兩回熟,下次再試肯定比這回要好。”阿青用竹筷夾起一塊蓮花餅。這餅的餡兒都淌在籠布上了,外面一層餅皮兒當然已經蒸塌了下去,看起來真是慘不忍睹,賣相奇差。

阿青吹了吹,咬了一口。

雖然孫佩情知道這味道好不了,還是忍不住問:“還行嗎?”

“還不錯的。”阿青指點她:“下次餡兒不要放得太多,捏口的時候要注意手勁兒勻一點,捏的緊一點兒,就不會淌餡兒了。”

孫佩也湊過來咬了一口那淌餡兒的點心,神色顯得更沮喪了:“不好吃……”

孫穎也笑了:“頭一次就想做的和廚娘一樣好,那人家十幾年的功夫不白花了嗎?”

最後這籠點心大家分了,李思敏讓人用食盒幫她們裝起來帶回家去。

孫佩那一籠裡最後優-優-小-說-更-新-最-快還是有幾個賣相不錯的,她小心翼翼的裝進食盒裡頭,笑眯眯的說:“我要帶回去,給爹孃和小哲也嚐嚐。今天我們出門的時候,小哲還過來問呢,八成他也想出城玩,可是爹管他的功課管的嚴著呢,夫子也不會通融他一天不上課跑出來散心的。”

這倒是的,阿青這幾次去孫家,孫哲小朋友就很少出現了。以前他可是在兩個姐姐身邊跟前跟後的,象個小尾巴一樣。自從他正經入學讀書之後,就完全過上了另一種生活。不再跟著母親、姐姐們身邊嘻笑玩鬧了。

小山也是一樣。

孫哲唸書,好歹還是住在自己家裡,小山這一走。連自家人都見不著他了。

不過聽著孫穎上次提起,等孫哲年歲大些,說不定也要送到京外的書院去讀書。

這就是男女有別。

阿青她們就只能一天一天,待在四面牆圍就的院子裡。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

這世道對女子就是這麼不公平。

回城的路上還是象來時一樣安排,孫家姐妹同車,阿青和李思敏同車。不象來的時候那麼拘束。李思敏笑著說她:“你說話不盡不實的。我問你平時在家做什麼,你只說喜歡下廚。繡花。結果我想在大家跟前露一手,你箭射的比我還好,實在讓我太沒面子了。”

“真的是小時候玩的東西,”阿青想了想:“那會兒我才有七八歲吧?也就玩了一陣子。我娘說女孩子不該弄這些,手都磨粗了,打那以後就沒摸過。”

“那真可惜。”李思敏說:“要是你是個男兒身,沒準兒是個練武的好苗子呢。等天氣暖和一些,咱們再出來騎馬吧。到時候先和你家太太說一聲,晚上就不回去了,咱們住在莊子上。莊子上地方大著呢,不但能騎馬,射箭。還能坐船,戲水,莊子上可有溫泉呢。特意從山上引下來的。可惜從建好之後,我也一次都沒試過……”

阿青慢一步發現,第一次見面時那個沉默寡言的李思敏的形象正在慢慢崩塌,取而代之的兩個大字浮了上來。

話嘮。

“春天的時候莊子上最漂亮,那時候桃花、梨花還有海棠花都開了,整個莊子象花海一樣。到時候咱們一起來,再多叫幾個人一起來賞花。我聽說那些才子們賞花可有意思了。作詩,飲酒,彈琴,畫畫,夜裡醉了就在花下睡,可惜咱們畢竟還是不能象他們那樣,我還真想試試在花下睡是什麼滋味……”

什麼滋味?春寒料峭,不把皮凍破才怪。

已經到了日落時分,幸好車也到了城門口,不會趕不上進城。

能出城遊玩一趟確實比一直悶在城裡舒暢,雖然來去匆匆,花了許多時間在路上。孫佩在回程上車的時候說坐車無趣,路途太遠,孩子總是這樣的。但是阿青的心境和旁人不太一樣。

結果固然很重要,但是過程也有精彩之處。

甚至很多時候,過程遠比結果更重要。

往小了說,人們讀書、旅行,享受的都是過程。往深了說,人生本身,也是一段旅途,一段過程。

車在城門邊略停了一下,阿青微微有些意外。

出城的時候他們就沒有停頓,李思敏帶著的侍衛可不只是好看而已,這些門卡關節早早都是要人到前面安排的。身為宗室女眷,李思敏能乘朱蓋車,能帶侍衛,城門這裡不大可能會讓她同旁人一樣排隊等候進城。

李思敏也有些意外,掀開車簾問了一句,外面的人也低聲回了句話。

“咱們趕的不巧了。”李思敏回過頭來說:“八成得等一等,不過你放心,誤不了你回家。”

聽這意思,是有來頭更大的人物要經過這裡,不知道是進城還是出城。

李思敏還笑著讓丫頭倒茶,一邊翻攢盒一邊說:“你要不要嚐嚐這個桃脯?配茶吃最好。”

看她推薦的很認真,阿青問:“是糖漬的嗎?”

“不是,是鹽津的。”

阿青從攢盒裡揀了一塊,李思敏也拿了一塊,兩人坐在光線已經轉暗的車裡喝茶吃桃脯。茶才喝了一口,剛才向李思敏回話的人侍衛過來了,隔著窗子又低聲說了句話。

這句話阿青聽見了一半。

“……讓您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