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堂也是相當大度的人,沒有多為難那丫頭。其實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呢?只要男人把持得住,就算西施、妲己來了,照樣得無功而返。”
張尚宮說話是至理明言。
“這種事情換了旁人,少不得要疑心一二,可能還要和丈夫吵鬧一番,再把那個膽敢爬床的丫頭打個稀爛。可是這樣做,心裡真就痛快了嗎?以後夫妻間就會漸入佳境了?那樣只會把男人越推越遠,沒有一點兒好處。”
阿青知道張尚宮這是變相的在點撥她以後夫妻間的相處之道。
張尚宮被安排來教導她,她就算只是冷冰冰的照本宣科,吳家也不能說她半個字不是。當然了,事先有李思諶打點過,張尚宮絕不會象傳說中的容嬤嬤那麼凶神惡煞。可是在規矩之外,張尚宮願意多教,那就純粹是人情了。因為她們之間投緣,張尚宮才會和她說這些話。
“在宮裡頭這些年,來來往往的貴人也見過不少了。有的人象流星一樣,一眨眼就沒了蹤影。有的人卻象松柏樹,四季長青,十年、二十年,都一直穩當當的坐在那裡。這裡頭固然也有運氣的成分,可是更多的只能看自己個兒怎麼做人做事了。遠的象是高祖的王皇后和董貴妃,王皇后就是個聰明人,高祖偏愛董貴妃,十年未踏入皇后的宮門一步,可是皇后堅忍,從不與董貴妃正面衝突,也從沒有因嫉妒做出什麼不智的事情,一面培養太子,寵絡楊丞相和裴將軍等一干重臣,高祖抓不住皇后的錯處,最後還是皇后之子承繼大統,董貴妃落得個殉葬的下場。”
張尚宮的意思當然不是說阿青以後會象王皇后那樣失寵被冷遇,可是凡事都不能不先想到最壞的可能。如果真的面臨那樣的絕境,人該如何應對。首先絕不能衝動,不可意氣用事。也不能因此心灰意冷,自暴自棄,在任何的逆境之中,都要一步一步的堅定的走下去。
“要說離現在近的,就是仁化末年的事情了。”
這件事情改變了多少人命運,皇室因為遭受重創,人丁凋零,到現在都未曾恢元氣。聽說二王之亂之前,光祿坊車馬喧囂,宗正寺每年要出去的宗室俸祿米糧數字之龐大,簡直能讓戶部的尚書看一眼就暈過去。在二王之亂之後,還曾經有人戲言過,要不是這場變亂,再過個幾十年,養宗室非把國庫拖垮不可。
當然張尚宮要說的並非宗室的人口問題,她說的是宮中之事。
她說的很隱晦,但阿青能聽的明白。
二王之亂,說是二王,牽扯其中的皇子王爺不止兩個。活下來的除了當今,還有兩個很小的皇子,現在也都封了郡王了,其中一個當時其實並未出生,先皇駕崩之時,最小的那一個皇子還在母腹之中將將四個月,因此才在亂中保住性命。其他的兄弟全都死了。
釀成這場大亂,完全是先帝爺沉迷女色昏庸妄為所致。先帝前後有三位皇后,除開頭一位,另兩位都有兒子。但先帝不喜歡皇后,哪一位都不喜歡,他喜歡的是兩個妃子,一位姓謝,一位姓陰。謝妃明豔妖嬈,陰妃溫婉可人,要論女人的魅力,兩位當然都遠勝過不解風情的皇后。謝妃之子被冊為豐王,皇帝大筆一揮,差點把豐昌整個州都劃為他的封地。陰妃之子恪王性子偏激,據說年幼時就曾經將**母的肉生生咬下來過,皇帝雖然因為陰妃的原因也喜歡恪王這個兒子,心裡也清楚這個兒子不是當皇帝的料,索性把他也封了個好地方讓他做太平王爺去。除開謝、陰二妃,先帝后宮中還有玟妃,魏婕妤等等佳麗爭寵。先帝先是在幾個兒子間搖擺不定,身子快要不行的時候才將皇后之子冊為太子,其他兒子能服氣嗎?
當沒有希望的時候,人們也不會妄想。可是那麼多人都覺得自己本能坐上皇位,就只差一步之——這讓人能甘心嗎?
如果先帝這樣的人是一個普通的一家之主,這一家也入敗在他的手中。不幸的是他還是一位皇帝,所以整個王朝險些因他而覆滅。偏聽偏信偏寵,任意妄為。年歲大了之後病痛纏身更是暴虐,打死宮人內侍這些都不算事兒,直接讓人把妃嬪、朝官打死的事都有過。
天欲令其亡,必先使其狂。仁化末年皇帝已經完全沒有理智,做出的事情令人匪夷所思,最終釀成大亂。
“謝妃得寵的秘訣就是投其所好。先帝喜歡聽什麼話她就說什麼話,先帝喜歡什麼東西她就千方百計的蒐羅到手一一奉上。陰妃相貌不及謝妃,家世也差得多了,可是她得寵的秘訣就在一個弱字。她曾經與皇上這樣說過,妾生到這個世上,也許就是為了同陛下相遇。沒有陛下,妾一日都活不了。她會把所有事都說出來讓先帝做主,向先帝哭訴家貧,先帝欣然賞賜金帛,還給她父兄加官進爵。她說旁的妃子看不起她不與她言語,先帝就能把那個妃子無故貶低了三極,變成了位居陰妃之下,這樣就變成了陰妃位尊而她位卑……”
阿青明白了,先帝這是在為陰妃出頭做主撐腰的時候,心裡的滿足感也空前膨脹,在陰妃面前,他就是萬能的神仙,就是她頭頂的天。
這可真是……
“雖然謝、陰二妃都因捲入二王之亂而身死,可是她們活著時,先帝一日也離不開她們。謝妃身故時已經四十五歲,陰妃比她小一歲,早都不是年輕貌美的人了。可見這要攬住男人的心,也不僅僅是靠容貌。”
張尚宮微笑著說:“一個人一個性子,誰也不能把旁人的日子過成自己的,而旁人也沒有辦法替你謀劃出一條最合適的路。只是這夫妻之間相處,多半也象行軍打仗一樣,有句話講知己知彼,你得了解對方是個什麼樣的人,他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還有就是,象令尊令堂一樣互愛互信,別有隱瞞誤解。”
阿青站起身來盈盈施禮:“多謝張尚宮教誨提點。”
張尚宮笑著起身扶她:“別多禮,我這算什麼提點啊,我雖然比你多活了十幾二十年,也經了一些事,可畢竟我也沒嫁過人,這些話只是我的一點兒小想頭,未必就是全對的,也不一定就都有用處。咱們相處一場,我當然盼著你好。可這世事難料,萬一有一**遇著難處,或許我這些話對你會有用,那我於願足矣。”
阿青問她:“尚宮你下個月就回去嗎?”
“是啊,你出嫁的日子也不遠了,我也該功成身退了。”
“我也不敢說旁的,倘若尚宮你來日有什麼難處,我父親,還有我自己,若是能幫得上忙,一定不會推辭的。”
張尚宮笑著應了:“那當然了,吳大人前途無量,阿青姑娘你也是尊貴人,說不得哪天我真有事求到你們面前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