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郡王妃對王府裡的事情是大小一把抓,可是牽涉到外頭,她就有點兒懵了。
她也知道要讓人辦事,不花錢是不成的。尤其是前兩年,聽說龍武衛內班侍衛,一個缺花個八千銀子都還買不下來。多的是勳貴子弟想借此謀個出身的。他們這樣人家的孩子,有幾個能讀書肯吃苦的?可是年紀也不算小了,總不能一輩子游手好閒的吧?
之前安郡王妃從來沒有擔心過兒子的前程,在她心裡,炘兒是要做郡王的,而且他成了郡王,當然也不會虧待他弟弟妹妹。
不想平地一聲雷響,把自己的好夢全震碎了。
為了兒子她不怕花錢,可她怕錢花出去了事情卻沒有辦成。
八千兩也不是個小數目啊。
安郡王妃嫁進來的時候,頭上戴的身上穿的,連帶箱籠櫃子裡的東西全算上,也不值五千銀子。而且最貴的鳳冠和首飾等等,還都是王府給的聘禮,嫁妝裡能看過眼的東西,也都是宗正寺給置辦的。
她掌管家務這麼些年來,藉著這個便利,給自己攢下了一份兒厚厚的家當。從前她花用起來也並不小氣。可是現在不一樣了,她得省著算計著用。
她不能把家務和賬目交出去,否則準會出問題。從賬面上看,還能勉強敷衍過去。可是關鍵是賬面與庫房是對不上的。
安郡王妃自己心虛,對阿青更是處處提防。
對一般百姓來說,最要緊的節日應該是過年了。可是現在阿青才發現,萬壽節是個比過年更重要的節日。
而且這個節日並不象其他節日一樣,日子是固定不變的。這萬壽節哪天過。得看當今皇帝是哪天生的。
眼下皇帝的萬壽將至,天氣一天比一天熱起來,可是安郡王府上上下下都緊張忙碌起來。壽禮是一早就備好的,中規中矩不會出錯。到了正日子,他們還都得進宮朝賀。
李思諶他們去長明殿朝拜,之後也有領宴。
至於阿青她們就往後宮去了。
這種場合,阿青當然得和安郡王妃一起出席。不管在府裡關起門來關係如何。當著旁人的面。總得做出個和睦的樣子來。
聽說以往萬壽節,女眷們多由皇后召見然後是賜宴。可是今年……
皇后還“病”著,領頭出面的人變成了慧妃。
慧妃是個十分謙遜溫和的人。臉上帶著和氣的微笑。
阿青這是頭一次吃到傳說中的宮宴。
可惜傳說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
宮裡的御廚們就算水平再高,今天這種大鍋菜吃起來也讓人大失所望。色香味都沒有,而且全是半涼不熱的。
阿青就吃了點筍片。那些雞啊肉啊肘子啊之類的菜一涼了就全變了味兒,根本讓人提不起食慾來。
她身上揣著點心。可以找機會拿出來墊墊肚子。
不過她沒覺得餓。
這種場合也沒有誰是真的奔著吃來的,大家都又不缺這一口飯吃。
慧妃自己好象也就吃了兩口。
阿青倒不覺得餓,就是覺得嘴裡乾渴。
怕如廁不方便,她只能端起茶來小小的抿一口。含在嘴裡片刻,再緩緩嚥下。
這點水當然不夠解渴的,可是能溼溼嘴唇。潤潤喉嚨也就夠了。
宮宴之後還有戲聽,安郡王妃才懶得帶著阿青應酬。直接撇下她,坐到昱王妃身邊去說話了。
她不在,阿青正落得自在。
面前有四碟蜜餞果子,阿青拈了一粒鹽津梅子放在嘴裡。
一開戲,頭一出唱的就是長英會里的一折天下太平。這戲很熱鬧,文武君臣站了滿滿一臺子,不過都是當佈景的,真正唱的就三個人。這一齣戲大概是必點的,尤其是在今天這樣的日子和場合。
這種官樣文章頌聖戲碼大家都沒有興趣,耐著性子看完了,下一折則是壽南山。
等這一折也唱完了,又來了一折賀花王,這三折戲就唱了多半個時辰。
阿青轉頭看了一眼,慧妃看完第二折就起身去更衣了,再回來時換了一身兒衣裳,頭上的釵也去了兩隻,看起來更親切隨意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