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四個人除了阿青,都是姓蕭的,也就她一個人不知道樂安公主是什麼人。但是她也不算外人,畢竟她馬上也要嫁入安郡王府了。張尚宮這些天跟她講了不少宗室裡的人物,但是還沒有提到這位樂安公主。
看氣定神閒的文安公主突然如此失態,阿青也非常好奇。
文安公主站起身來,她們三人也跟著起身,齊尚宮馬上過來替文安公主撐傘:“公主,雨下的這麼大,還是傳肩輿來吧。”
“哪裡等得了。”文安公主回頭看了她們三個一眼:“下著雨,你們就別跟著了,到正堂去等著吧。”
李思敏忙說:“那怎麼能成呢,樂安姑母離京數年,我們做晚輩的理當去門口相迎。”
知道阿青不知道樂安公主是何許人,李思敏瞅著空子和她小聲說:“樂安公主比文安公主小著兩歲,已經嫁過兩次人了。頭一位駙馬姓白,成親一年半就沒了。第二位駙馬姓毛,兩人合不來,又打又鬧的,樂安公主據說身體不適得去暖和溫熱的地方休養,出京去住了。不過毛駙馬聽說去年也沒了,算一算,公主這去了得有五六年了吧?”
又是一位寡婦公主……
走在前面的文安公主已經和樂安公主遇上了,姐妹倆都哭了起來,齊尚宮好說歹勸的讓她們進先廳裡再說話,不能在雨地裡淋著啊。
進了廳裡姐妹倆還是哭,李思敏和李思靜這倆姑娘一口一個姑母的喊著,上去勸解。說到這兒,李思靜的嘴就笨多了,李思敏那小嘴兒真是能說會道,的不得不那詞兒是一套一套不帶重樣的。
“樂安姑母您還記得我吧?我是思敏啊,我家就住在後坊第一個門。”
樂安公主用帕子拭淚,點頭說:“我記得,你是家裡老幾來著?”
“我家姐妹三個兄弟三個,姐妹裡我排老二。”李思敏笑著說:“這遠別重逢是大喜的事兒,今天外面這雨下的就夠大了,二位姑母就別在屋裡下雨了,回來這衣裳都沾了淚,可不好晾乾啊。”
說的樂安公主和文安公主都笑了,樂安公主說:“真是幾年沒見,都成大姑娘,小嘴這麼伶俐。”
樂安公主也是年過三十的人了,大概是趕了很久的路精神不大好,臉上也沒上什麼
不過好歹這一笑,姐倆也不好接著哭了。齊尚宮親手捧茶上來,文安公主想起來問:“你怎麼這個時辰到?午飯吃了沒?”
“沒呢,就在路上吃了點心,看著天要下雨,怕在路上再耽擱了下著雨進不了城。”
齊尚宮不等文安公主吩咐就趕緊說:“奴婢這就去廚房看看,有什麼現成的先端來。”
公主府的廚房一套人伺候著,當然不可能沒有吃的。齊尚宮去了沒一會兒,就領著人來擺飯了。熬的入味的高湯裡下了切的薄薄的豆腐和蘑菇和筍片,這幾樣都易熟,湯一滾就得。拌什錦,豆豉蒸排骨,炸的金黃金黃的酥條兒。酥條兒這菜阿青也會做,取的雞肉魚肉口蘑剁碎拌成肉糜調好味,裹上蛋清和乾粉炸成金黃,特別酥,特別鮮,人人都**吃。
樂安公主笑著說:“我也不大餓,姐姐你們在這兒陪著我吧,咱們說說話。”
“好。”文安公主親手給她盛了湯:“你先喝口湯。”
樂安公主抿了口湯,先嚐的炸酥條,她吃東西的樣子很好看,紅唇微啟,齒若編貝,咬著酥條兒上下牙輕輕一嗑,可以聽到清脆的聲響。
“好吃。”樂安公主笑著說:“四姐府裡的飯菜就是精緻。”
“你是餓了吃什麼都香,別說話了快吃吧。”文安公主不願意耽誤她吃東西,轉頭問跟著樂安公主的那個中年婦人:“你們是幾時動身的?直接上京的嗎?怎麼也沒有來個信兒?”
“初六就動身了,走的水路,在安城停了兩天,在長關登岸換的車。”
“怎麼這個季節出門呢?你想回來,要麼春天裡上路,要麼就等天氣涼快了再走。這樣的天坐車坐船都受罪。”文安公主又替她夾了一筷子拌什錦:“先知會一聲兒,也好讓人去迎你一迎,安排一下。”
這時節確實不是適宜出門的季節,而且聽起來樂安公主這一路走的很匆忙,阿青在吳叔那裡是看過一些地圖的,心裡對地域的距離大概有個概念。樂安公主這一路算是趕的很快了,雖然在安城停了兩天,這一路也就用了十一二天。這麼匆忙,肯定是有原因的吧。
樂安公主說:“沒事兒,我也不想太興師動眾的。對了,思敏我認得,這一個是哪家的?那個最漂亮的呢?”
“這一個是逸郡王家的,你也見過她吧?她百日的時候逸郡王抱著她樂得合不攏嘴,被這丫頭在身上撒了水了。”
這麼一形容,樂安公主就想起來了:“哎喲,長這麼大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