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攸搖頭大笑不已,詛授怒道:“我說的不對嗎?有何可笑之處?”
許攸這才緩緩道:“主公以禮賢下士之名收盡天下名士,又以天下雄主王公貴胄之姿網羅天下民心,自然將這名聲作為安身立命之本,豈肯輕易破之?”
田豐、沮授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呂布回到本方大營,自不知袁紹等人的議論,但為萬一起見,使兵將枕戈待旦,以防不測之禍。
又過幾日,正是重陽之日,恰逢天氣晴好,袁紹于帥太之前祭軍盟誓,發令總攻張燕。
呂布是客,自不能喧賓奪主,便請命牽制張燕盟軍烏桓、四屠各部等外族大軍。
袁紹大喜,歷次張燕轉危為安均是由烏桓等部神出鬼沒,襲殺袁紹身後,使的他首尾難顧。
這時有呂布牽制,此戰定當一舉而破,剿滅翼州境內黑山軍勢力。
袁紹以文丑為先鋒,張頜、高覽為大將親領大軍十五萬,對張燕所部展開圍剿。
大戰如火如荼,呂布為其掠陣,護其後翼。不時便有斥候報訊。
“報,文丑斬殺張燕大將於根氐,大破張燕前軍,正往山中殺去。”
“報,張頜突破張燕左翼,殺敵兩萬,已佔領灰熊嶺。”
“報,高覽與張燕大將武憲會戰,兩軍犬牙交錯,難分勝負。”
呂布聽著捷報頻傳,對袁紹軍的戰力也有些佩服,此戰勢如破竹果然有大將風範。
糜戰幾日,袁紹大軍連戰連勝,已經將張燕軍圍困與鹿鳴山腳下。
呂布見袁紹軍威正盛,這幾這幾萬援軍竟一時無用武之地,頗具感慨,邊讓大軍就近駐守,為袁紹掩護,以防烏桓等外族人趁他不備,攻其後方。
無聊之餘,想起這常山還有一員猛將名叫趙雲,正在鄉野之間,若能尋來,必定為肱骨之才。
趙雲早年跟隨公孫瓚,卻並不受重用,再加上他的兄長突然辭世,便辭了公孫瓚,回了這常山老家。
呂布記得趙雲老家在常山真定,便在離此不遠。
趁著袁紹得勝休戰之機,呂布便帶著魏越以及數名衛兵策馬前往真定,尋找趙雲蹤跡。
趙雲在這真定縣以勇武著稱,又曾作為遊俠四處奔走,有一些名望,倒也不難打探。
呂布一路詢問打探,來到趙雲家,見院門緊閉,問叫數聲卻無人回應,輕輕一推之下,院門竟已開啟。
便令衛兵駐守門外,自己與魏越走進院中,中正有一名少年在院中練武,十七八歲,生的面容白淨,一副皮囊若在後世,足以令一眾女子為其瘋狂。
呂布不想趙雲竟如此年輕,心中大感差異。
少年見兩人破門而入,很是無禮,怒道:“你等何人,何故闖我家門?”
呂布自知理虧,且時來與他結交的,行禮道:“我等適才在外叫門,未見迴音,輕推院門竟然只是虛掩,冒昧而入還請恕罪。”
少年見他說話還算客氣,便不打算與他計較,道:“既如此你們速速離去,莫要再留在此地。”
呂布尚未結識趙雲,豈能輕易離去,道:“我等久聞趙子龍俠義之心,特來結交,敢問閣下可是趙子龍?”
少年聽得一愣,失笑道:“原來你們是來找堂兄的,他現在可是忙人,你們來的不巧,他不在家。”
呂布微覺失望,問道:“他今日可會回來?”
少年道:“應當會回來,家中伯母年邁,他自要每日回來盡孝。”
呂布大喜,又道:“我等可否入堂,待其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