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2章 呂奉先瞞天過海

曹操深以為然,但是耗費無數兵馬錢糧,就只是取得了一座空城,自己攻取洛陽,原本就是為了牽制呂布,不使他全力攻取袁紹,然而他雖然牽制了呂布不敢妄動,但呂布還是攻陷了大半個翼州,袁紹覆滅只是遲早之間,他如今留在洛陽進取無門,便沒有了任何意義。

只聽荀攸又道:“呂布的打算已經成功了近半,而主公也應該為自己打算打算了,否則到時呂布統一了河北,我們便成了弱勢一方,難以與之匹敵。”

曹操連忙道:“公達有何計較但說無妨。”

荀攸道:“如今袁術以平庸之資竊居豫州,而豫州又乃是人口眾多的富庶之地,趁著呂布與袁紹各自攻伐,無暇他顧,主公何不取之!到時即便呂布統一河北後南下,主公有兗州、徐州、豫州三州的富庶之地,民眾數百萬,何懼呂布?”

曹操其實早有此心,只是還在撤軍之事上權衡,這是聽了荀攸之言,便已下定決心,眼中流光溢彩。

當即下令大軍三日後便撤回兗州,令熟悉洛陽防務的于禁為河南尹,留給他三萬軍隊駐守洛陽,威懾河岸北邊的呂布。

而呂布自然不知道曹操想要撤兵的意圖,每日依舊巡視河防,只見曹操的河岸守衛並未減少,哪裡敢有片刻懈怠。

這時已是盛夏,呂布見黃河南岸除了兵防工事,便是荒草野地,與自己這邊禾苗旺盛的景象大相徑庭,暗自嘆息昔日繁華無比的洛陽,竟還比不上區區河東一郡之地,人口凋零已經到了何種地步!

回到城中,卻有衛兵來報,皇帝傳詔丞相覲見。

來到皇宮,大殿之上,一般老臣依次而坐,似乎只等他來。

皇帝免了他的參拜之禮,叫他直接入座,呂布也不客氣,徑往皇帝下首坐定。

問皇帝道:“陛下宣召臣可是有事?”

皇帝還未說話,便又帝師盧植顫顫巍巍的道:“過幾天便是端午,皇帝想要祭天,祈求神靈護佑大漢子民,祈求天下九州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怎奈卻回不得洛陽,無法去往太廟。陛下便想在孟津的黃河沿岸設立祭壇,遙拜列祖列宗,丞相以為如何?”

呂布一想,皇帝也是憋壞了,適時外出走走也無不可,有魏越親兵護衛,也出不了什麼意外,便道:“陛下愛民之心令臣感動,既然陛下有心,臣定陪陛下前往。”

皇帝大喜,道:“愛卿體恤朕心甚是可貴,還要勞煩愛卿提前準備祭壇以及一應事務。”

呂布哪裡懂得這些,見殿中端坐的太僕蔡邕,暗道此事正是他所長,便道:“這事還是讓太僕大人操勞吧,臣並不懂這些,需要什麼只管說便是。”

皇帝這才淡淡道:“那便勞煩太僕了。”

蔡邕原本雙目無神,自從他被王允所害,身受腐刑之後,他便有些與世無爭了,只想安靜的撰寫史書,這時聽了皇帝有命,便道:“臣遵旨。”

期間皇帝又問起翼州戰事,呂布據實相告,皇帝憤慨道:“袁家四世三公,代代忠良,沒想到到了這一代,竟出了袁紹、袁術這等亂臣賊子,著實可恨,丞相還需再接再厲,為朕收復山河。”

而這大殿之上,自然少不了溜鬚拍馬之徒對呂布一番吹捧,惹得呂布直皺眉頭,若在外面也便罷了,在皇帝眼前,便這麼明目張膽的鼓吹自己,居心何在?

皇帝卻似乎並不在意,對呂布好一番勉勵。

朝堂散盡,眾臣之中唯有蔡邕與呂布親近,蔡邕為了方便在宮中侍駕,是以家離皇宮並不遠,走路不過盞茶功夫。

呂布見其年邁,又身受重刑,已經失了精力,行走在風中,大有風吹即倒之感,便邀他同車而行。

蔡邕也不推辭,上車與呂布同行,沉默良久方才嘆息道:“大漢天下搖搖欲墜,奉先可有心取而代之?”

呂布神色一稟,不想他有此一問,一時不知該如何回答。

蔡邕卻已笑道:“是我失言了,丞相勿怪。”

到了蔡邕府邸,蔡邕邀他進去一坐,被呂布拒絕,他還有許多要事,豈能在此耽擱。

蔡邕掀起車簾下車,呂布見府門外站著一名女子迎候,正是久未謀面的蔡琰。

四目相對,兩人各自一震。

一陣風兒吹過,捲起飛塵砂石無數,呂布閉上雙眼,心中卻波瀾起伏,莫名想起曾經的一句歌詞:風吹來的沙,落在悲傷的眼裡……

喜歡三國之狼行天下請大家收藏:(三國之狼行天下手打吧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