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齊聚一堂,在得知楊修的情報之後,頓時陷入了一片議論,有人主張退守兗州,讓出戰略縱深,分兵支援荊州、豫州,有人主張與曹操議和,這樣便可騰出手來,解決心腹之患。
眾人各執一詞,討論一個上午也沒有什麼結果。
正午十分,就在呂布等人還在為如何解決周瑜、劉備等險情而憂心忡忡之時,忽然接到了來自安邑的快馬加急。
呂布急忙開啟信件,看到信上的內容,也不由暗吸一口涼氣。
信中內容比之眾人若知兵情更加險惡,何止是劉備、周瑜蠢蠢欲動,就連長安的馬超,漢中的張魯,北方的烏桓,南方的南越,節都有調兵遣將之勢,一旦壽春戰事一起,似乎就有四方諸侯群起而攻的危險。
眾將傳閱信件,得知當下危機,無不駭然變色,唯有田豐鎮定道:“四方諸侯蠢蠢欲動,絕不會無的放矢,定是有人在暗中聯合操作,否則豈會如此湊巧,都選在這個時間調兵遣將。既然諸侯們只是臨時起意,那他們就不會有周全的準備,如此匆匆而來,想來其中多數人都只是虛張聲勢,其用意不過是想牽制君侯大軍不敢妄動,無法隨心所欲攻城陷地罷了。”
呂布道:“軍師可有破敵良策?”
田豐道:“眾諸侯雖然看上去氣勢洶洶,但他們各有各的難處,長安馬超雖強,卻只是一個好戰的莽夫,治下百姓民不聊生十室九空,常年為了明年之口糧殫精竭慮,早已將銳氣消磨一空,他還要仰仗君侯每年的糧草救濟,如何能夠起兵攻伐?即便他來,也不過是無根之水,不足為慮。”
“南郡劉備雖佔有荊州南部,人口富足,糧草充沛,但他剛剛取下劉表舊地,還立足未穩,正在為劉琦等人的奪權反撲而心懷懼意,如今看上去似乎大軍調遣繁忙,卻都只在長江南線來回,根本不敢引大軍離開巢穴,況且荊州繁盛,早就被江東的孫權虎視眈眈垂涎三尺,他劉備豈會有不防之理?”
“江東孫權經過多年蟄伏,乃是眾多諸侯中最有潛力成為君侯對手的人選,但江東兵將素以水戰聞名,陸戰並非江東兵士所長,他們缺少戰馬,少有野外會戰的經驗,絕不會貿然北上,以己之短攻我之長。”
“漢中張魯不過是益州劉璋的看門鷹犬,劉璋昏庸無能,自保尚且不暇,張魯又豈有餘力興風作浪!”
“至於烏桓、南越之流不過是未開教化的蠻夷,偷襲幾座邊塞小城或還能行,讓他們大舉入境,給他們十個膽子,他們也不敢,也絕難辦到。”
“所以,眾諸侯雖看上去氣勢洶洶,卻不過是一群烏合之眾。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這些人不過是看著有機可乘,想要在大象口中分一杯美羹罷了,君侯只需略施小利,必能引得他們趨之若鶩,所謂的四面圍攻,又何足道哉!”
田豐一番長篇大論,使得一眾兵將瞠目結舌,這看上去危機四伏的險情,在他口中卻變得不值一提。
唯有楊修讚道:“妙啊,君侯有天子令符,當可許馬超攻取漢中,並予他糧草輜重,馬超又與君侯有著舊交,他必會感恩戴德,此乃禍水東移之計。而江東經過孫氏多年經營,已經是一塊鐵板,正想著向外擴張,君侯可傳旨給孫權封侯封地,使他師出有名向南擴張,孫權自會順水推舟,先吃下嘴邊肥肉才是要緊。到時候周瑜向南用兵,難免會與劉備生出齟齬,南方兵禍便不戰自退,此乃驅虎吞狼之計。沒了這兩處強敵襲擾,那北方烏桓、南方南越之流,當不足為慮。”
公孫康聞言慷慨道:“丞相放心,北方有我幽州兒郎坐鎮,絕不叫烏桓鼠輩踏足我大漢疆土半步。”
呂布點頭嘉許,沉思片刻道:“軍師之計固然精妙絕倫,但我等決不可立於危牆之下,把自己的生死性命交於旁人之手,眼下之際當雙管齊下,可傳下聖旨,令他們相互攻伐,也不能耽誤眼前戰機,只有將曹操消滅,四方諸侯才會望而生畏,危機方才不戰自消,我軍也能進可攻退可守,再無後顧之憂。壽春一破,建鄴就在眼前,周瑜大軍遠在柴桑,量他孫權也不敢再起二心攻我心腹要地。”
眾人定計,當下傳召四方,依計而行,呂布又親自回信安邑,讓司馬朗等人密切關注長安馬超的動向,務必嚴守弘農,不給馬超可乘之機。又傳令樊城、新野等地守將王凌、蔡瑁等人,加固城防訓練兵卒,以待萬一之變。
且說曹操自從敗退壽春之後,大感乾坤翻轉之勢不可阻擋,面對來勢洶洶的呂布大軍,曹操日夜寢食難安,後來荀攸獻上聯合諸侯齊攻呂布之計,被曹操當成了唯一的曙光。
只是這等計謀需要時間籌劃,絕非一夕就能成功,因此曹操才在沿線細陽、下蔡設下重重大軍阻擊,就是為聯合大計能夠成功而爭取時間。
可讓他沒想到的是,呂布僅用兩天便接連攻下了細陽、下蔡等淮河北岸郡縣十幾座,讓曹操留在淮河北岸阻敵的數萬大軍灰飛煙滅。
曹操自知,僅憑自己這僅剩的數萬兵馬,絕不可能把呂布擋在淮河北岸,急切中便派董昭前去呂布大營,一則是探查呂布大軍是否有渡河攻城之力,二則是詐和,以為聯合諸侯爭取時間。
連日煩憂之下,曹操頭疾又發,連痛兩日不得安寧。
這日曹操頭痛正烈,忽聞去到下蔡打探虛實的董昭平安回還,曹操急忙將他宣入府邸,帶病相見。
董昭見曹操頭上纏著冷水棉巾,以鎮頭痛,滿臉憔悴,哪裡還有半點昔日叱吒風雲的氣度,一句俗語忽然跳躍出了他的腦海之中:壯士遲暮,英雄末路。
曹操強忍頭痛,低聲問道:“公仁此去可有收穫?”
董昭一個激靈,從沉思中迴轉,恭敬道:“啟稟大將軍,董昭此去未能說和成功,呂布似乎並不在意他這個失落在外的兒子,更是口出狂言,我軍恐怕難免一戰。”
曹操呲著牙,長吸幾口氣道:“若成大事,豈會在意這些小節,我原也沒想著能夠說和成功。你此去可發現呂布軍中準備的如何?”
董昭道:“呂布千里奔襲,兵將多是騎兵,想要強渡淮河絕難成功,而且據我所知,呂布連日造船,卻僅僅造成簡易木筏數百艘,在我軍精銳的水軍面前,根本就不堪一擊。”
這時聞訊趕來的荀攸、荀彧等人接連入殿。
荀彧嘆道:“淮河雖長,卻只能擋呂布一時,待呂布準備妥當,自會在沿線徵調民船為己用,我軍雖有精銳水軍,但人數實在太少,大多數兵將都和呂布大軍一樣,皆是從北方而來的步騎兵,在巨大的人數差距面前,這點優勢幾乎可以抹平,公仁太自負。”
曹操用力砸了砸前額,又道:“各諸侯可有迴音?”
荀攸道:“劉備、周瑜、馬超等人雖然滿口答應,可都只是在各自駐地調兵遣將,根本沒有發兵攻打呂布的意思,他們都在等著明公先動,他們好趁機撈些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