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趙雷總算是找到了謅氏的軟肋,從她心裡最軟弱的地方尋找突破,每天陪著小豆玩耍,只把小豆哄的跟親閨女似的。
時間一長,謅氏也變漸漸放開了心防,漸漸與趙雷熟絡了起來。這時的寡婦改嫁是在平常不過的事,胡老漢也不是存心為難兒媳之人,見趙雷也是一個熱心漢子,除了長得太那個啥,也沒有旁的毛病,不喝酒不賭博,算是少見的好男人了。
雖然是呂布的屬下這件事,一支都讓他耿耿於懷,可自己的兒子終究死於征戰,要怪也只能怪這個亂世,他們之所以遷怒呂布,不過是轉嫁心中的悲憤,讓以後活著的日子,找一個心靈的寄託罷了。仇恨,有時候也是一個人活下去的糧食。
直到後來小豆出生,牙牙學語的小生命,給了他們一家頑強活下去的勇氣。生活的重心也由原先的仇恨緬懷,變成了後來的溺愛與希望。
後來呂布的出現,才又給這一家人平靜的生活帶來了一絲漣漪,就像一塊石子投入了平靜的湖面。
當他們知道自己一家救下來的男人,竟然就是被他們仇恨了許多年的大漢丞相呂布,一時間情感上的煎熬讓他們無所適從,這才有了後來各種過激的反應。
冷靜下來一想,自己的兒子被曹操徵調當了兵,大老遠跑去洛陽跟人打仗,卻因此恨上呂布,未免有些說不過去,他們更應該恨的應該是曹操才是啊。
再加上呂布身為丞相,勢力如日中天,曹操尚且要退避三舍,自己一家農民又能怎麼樣?在大罵了呂布之後,胡老漢也為此後怕了許久,當時只圖一時之快,全沒想到後來的結果,萬一呂布一怒之下,將他一家人殺了洩憤,那就悔之晚矣了。
好在呂布看上去並不像傳說中的兇惡、殺人如麻,對自己一家人也算是很包容了,否則都不用他親自動手,他這些如狼似虎的兵將們,只怕就會將自己一家人撕碎。
謅氏當然也在心裡盤算過,此去安邑不知結果如何,她一家雖對呂布有救命之恩,但也曾惡言向陽,前途兇險未知,她們在安邑舉目無親,若能得趙雷作為依靠,至少便不會有太多生活上的難題。
而且這個趙雷雖看上去文弱了些,可有一副好心腸,又不嫌棄她面目受損,是一個難得的好人,若得他作為依靠,後半生與小豆的將來,就算是有盼頭了。
楊修一計得逞,自然是格外舒暢,看著一眾兵將們也順眼多了。在安邑郊外的坪上小城,楊修請眾人暫歇茶肆,幾十人把茶肆裡裡外外佔了一個滿檔。
夥計也是個能言善辯之人,趁著添茶的功夫,將幾日來的新聞一一向眾人詳述,一時口若懸河、唾沫橫飛,說道精彩之處更是手舞足蹈,就像是他自己身臨其境一樣。
當眾人聽到呂布在萬馬軍中,宣判侯成的死刑,並親手正法之後,無不驚撥出聲,更有幾個呂布信徒興奮高呼:“丞相萬歲!”
這其中一人就是趙雷。
眾兵將聽得精彩,而楊修卻從中聽到了與眾不同的玄妙之處。
如今安邑城中兵馬鼎盛,皇宮守衛被城防軍接管,禁軍被解散重組,都重新編入了城防軍之中,皇室只剩下名義上的最高權力。
如此良機,司馬朗、陳琳等人竟然毫無動作,難道就看不出這其中的機遇嗎?
不過想修素知呂布志向,有些事還需要仔細盤算,否則未必能夠如願。
楊修等人並沒有久留,天色已經不早。他們需要儘早趕回安邑,否則倒是天黑關了城門,又要費一番口舌。
當眾人回到安邑城的時候,眼前的景象比他們想象中更加熱鬧。
明日就是閱兵盛典,於是就在不久之前,從南郊以及東郊入城的幾部分大軍已經全部到位。
由於安邑城並不大,這突然多出來十萬人馬,想要一時妥善安置也並不容易,於是呂布下令,部隊各自約束本部人馬,就地沿著長街列陣休整,不紮營不入民居,只待明日盛典結束便即撤離出城。
然而隨著大軍入城,各種難以預料的事接連發生。入城之後,因沿街就地結陣駐守,使得無數百姓駐足圍觀,這麼大陣仗的調兵他們何曾見過,再加上都是前線下來的精銳之師,身上煞氣猶未散盡,光是那一份不可一世計程車氣,便足以讓安邑城的百姓們大開眼界。
因為觀看軍隊風姿的人實在太多,使得城中多處道路擁堵阻塞,無數大姑娘小媳婦成群結隊,扯著尖利的嗓音,大呼小叫著,把無數個街頭都堵的水洩不通。
好在軍隊就地休息之時,還分出了專門小隊維護治安,用手中長戟長槍作為護欄接連阻隔,把一眾想要闖進軍陣,與威武的兵哥哥來一次親密接觸的熱血少女,擋在了軍陣之外。
儘管如此,長街四周還是充滿了紛飛的絲絹與飄蕩的香粉味道。大軍中又多是一些血氣方剛的少年人,一時都被這熱情激烈的場面激的臉色脹紅。
再加上從各處趕來,攜帶者滿車酒水、水果等想要犒賞軍隊的各色城中商賈,把原本就不甚寬廣的街道圍的密不透風,讓剛剛進城的楊修等人幾乎寸步難行。
“這可怎麼辦啊?”趙雲看著眼前景象,一時間束手無策,只能向素來機智的楊修求教。這裡都是一些熱情的民眾,其中還大多數都是女子,總不好動粗驅趕,照這樣下去,不知道還要僵持道什麼時候去。
“這好辦,子龍將軍奉命趕回,是奉了君侯之令,既然事發突然,可以用非常手段,將軍可以以鑼鼓開路,就說是大勝而歸,趕往相府覆命。百姓都是明事理之人,定會為將軍讓開道路。”
聽到楊修的妙計,趙雲眼前一亮,以緊急軍情開路,百姓又素來敬畏官員車駕,必會退避三舍,當下命兩騎在前開路,敲響鑼鼓,口中大聲告示:“前線大勝,奉命回報丞相,前方速速讓路!”
聲音傳出,果然見前方百姓中一時紛紛後退,讓開了一條狹小通道,足以讓自己這幾十騎透過。
趙雲大喜,,忙策馬奔走,卻不見楊修有什麼動靜,依舊在原地不懂。
“軍師為何不走?”趙雲疑問道。
“子龍將軍先走,你先去相府覆命,我看此處百姓甚多,造成交通不便,我留下來勸百姓離去之後再回相府覆命不遲。”楊修說話時有一種捨生取義的精神,讓趙雲不禁肅然起敬。
“軍師想得周到,百姓雖是好心,卻在這裡阻塞道路,實在造成了大大的不便,軍師若能讓百姓歸家,也是一件大功,可以避免踩踏事件的發生。”
楊修抱了抱拳,慷慨道:“子龍將軍先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