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就罵誰假正經。
“《玉臺體》:昨夜裙帶解,今朝蟢子飛。鉛華不可棄,莫是藁砧(gaozhen歸。”
楚天秀脫口,便是一首標準的....趣味小詩。
“好!”
“這一首詩,也非常不錯。”
這詩,比詞更正經一些。可依然是趣味十足。
畫舫內,眾賓客們一片轟然,狂熱。
“姑爺...收斂一點...明兒,傳的整個金陵城家喻戶曉,郡主定要怒了。這可怎麼收場啊!”
祖兒都快哭了。
郡主說的一點都不錯。
小昏侯,這個“金陵四大紈絝之首”不是白給的,綽號又稱“人來瘋”。
人越多,場面越大。
他越興奮,越能折騰,誰也攔不住。
今兒這艘煙雨畫舫,數千貴賓的舞臺,簡直成了他一個人的表演場。
楚天秀想了想。
這自古以來,寫情趣小詩的高手,還真不少。
大漢朝的張衡寫的這首。
“《同聲歌》:邂逅承際會,得充君後房。情好新交接,恐慄若探湯。不才勉自竭,賤妾職所當。綢繆主中饋,奉禮助蒸嘗。”
講的是,姑娘新婚,害怕得好像手入熱鍋。
這位張衡大人,除了發明渾天儀、地動儀,寫趣味小詩也很在行嘛!
楚天秀一首接一首,一旦放開了,根本沒人攔得住。
眾大小紈絝,只有瞠目結舌,拜服的份。
沈萬寶目瞪口呆,驚呼:“小昏侯,論格調小詩,你厲害...厲害...服了!我服了!”
難怪小昏侯朝太子爺開炮,張口就來。
祖兒低頭,聽的滿臉羞澀。
她聽懂了...懂了!
遲早,她也有那麼一天。
這回,不用畫舫眾賓客狂熱催促,楚天秀直接來。
再來一首,乾隆四十六年版本的“笑林廣記”。
“獨坐書齋手作妻,此情不與外人知。若將左手換右手,便是停妻再娶妻。
一勒一勒復一勒,渾身騷癢骨頭迷。”
詩賦都說了。
來一首,著名的民間小曲吧。
“一月北風有些子寒,小姑子問嫂子怎樣玩,打死蛤蟆伸直腿。小雞子喝水臉朝天,蜜蜂小眼摟郎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