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看到隨著那本奇怪的書出現在蘇薇雨的人生中,蘇薇雨的關注點全都放到了書中角色身上,她和蘇月都特別在意書裡那個連名字都沒出現的連環殺人魔。
她研究書裡出現的每個角色,分析每個角色的性格特點,然後再去搜集這些角色,對那件連環兇殺案的看法,如此種種,只為了找出兇手的作案動機。
她和蘇月,都堅信兇手作案是出於某種社會性原因,並且對兇手的性格和人生經歷都表現出了莫大的興趣,甚至毫無根據地將這個兇手想象成一個憂鬱、心思縝密,對孤寂極具忍耐力的人物。
這種熱情,讓佚名著實無法理解,他不得不將這本書也當做又一個介入書中的例外超凡力量。
但他可以理解吃書神律出現,可以理解透明體質的存在,但這本書又是怎麼回事?這本書為什麼會莫名其妙出現在蘇薇雨的人生當中?
而且,如果只有蘇薇雨被這本書影響,那他還會認為,這是孤獨嚴重侵蝕了蘇薇雨的內心,導致她出現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心靈寄託。
但偏偏這本書不僅影響到了蘇薇雨,還影響到了她的妹妹,如此一來,就無法用孤獨引起的症狀來解釋這一現象了。
雖然對孤獨這一情感概念的研究突然遭遇了阻礙,但佚名並未氣餒,這種神奇的情節,對他這樣的作家而言,也是極具吸引力的,他很想看到後續的發展。
佚名再次撕下一頁書,放進水杯裡浸泡潤溼,然後送進嘴裡。
他看到隨著時間推移,蘇薇雨對那本奇書的興趣越來越大,並且終於動了吃書的念頭!
“早就該這樣了。”佚名喃喃自語道。
那本書的內容,已經被蘇薇雨完全復刻過一遍,經過不斷校對和糾正,早就列印了好幾個副本,她很早就可以吃掉這本手抄的原本,但卻遲遲沒有動手。
在經過漫長的內心掙扎後,她終於下定決心吃掉那本書!
但到這一步的時候,佚名卻赫然發現,剩下的內容已經沒有幾頁了!
佚名茫然地看著那僅剩的薄薄三頁紙,用枯枝般衰老的手指撫摸那畫滿奇異圖案的書頁,眼神充滿了困惑,對這一結果感到不可思議。
為什麼?
為什麼就只剩幾頁了?
他現在才看到32歲時的蘇薇雨,連中年都還沒過半,老年都還沒經歷,結果這本書就要草草收尾了?
所以……蘇薇雨是吃了那本書之後,自殺了嗎?
佚名發出一陣唏噓的嘆息,沮喪地望著僅存的幾頁紙,猶豫著要不要吃。
作為一名真正的文豪,對人性洞察之至,寫作技藝登峰造極的大師,他閱讀絕大多數世俗作品都會感到無趣,因為他很多時候都無法代入,輕而易舉便能看穿那些庸俗作者在文字間賣弄的伎倆,不需要刻意思考,就能看透對方所創造的人物的虛假不足之處。
種種原因讓他無法正常享受世俗故事,只能投身於浩瀚的神秘學和古老文獻,而眼前這本書,是極少數能令他反覆享受,關於普世題材的。
但如今,這本書已經到末尾了,這是他看的最後一個故事,也是這本書所呈現的最後一個故事。
偏偏就這一次,他想要親身投入,去對書中的主人公感同身受,徹底完全地瞭解對方的寫作意圖和內心掙扎,但吃書神律生效的物件,卻不是蘇薇雨。
佚名沉重地嘆了一聲,將最後的幾張紙按順序小心翼翼地撕下,泡進旁邊的水杯中。他看到蘇薇雨在這本對她而言,算日記的書中,最後寫道:
【我決定了,我要吃掉這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