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蘇薇雨坐在之前那個書房的軟皮沙發上,恍恍惚惚,大腦仍有些不清醒,就像剛剛睡醒一樣。
她的大腦正在消化大量資訊,一生的情緒正在瘋狂灌入真實的人生,又或者是書中的蘇薇雨正在回憶起這個世界的經歷。
記憶與記憶之間像是兩團色彩迥異的顏料,被一股腦倒進了攪拌機,以最大功率混合,變成了一種全新的色彩。
青年佚名坐在對面的單人沙發上,深沉地望著還沒緩過神的蘇薇雨。
蘇薇雨先是茫然,緊接著是極度痛苦,再然後一愣,旋即又露出茫然困惑的表情。
“感覺怎樣?”青年佚名問道。
“一般般。”蘇薇雨說道。
“很多人都會分不清兩次的人生經歷,特別是對年輕人來說更是這樣,真的只是一般般嗎?”青年佚名問道。
蘇薇雨沒有立刻回答對方,而是打量了一下四周,回味了一下剛剛經歷的人生。
雖然作家是敵人,但剛才他說的,應該是真的,書中人生的真實感太強了,甚至就像真實發生過一樣,如果沒有吃書神律的話,說不定她會分不清哪個才是真實的自己。
這樣的封禁物真是可怕。
不過好在吃書神律的影響從現實都能貫穿到書裡,所以她現在回憶起書中那三十多年的人生經歷,充滿了殘缺和無法理解的思想。
因為在書中,她吃了太多人手寫的文字,童年時期,她就在研究院吃紙了。
後面在止戰事件中,還吃了許多位高權重者的私人筆記,以及許多亂七八糟的東西。
這些經歷造就了書中的她截然不同的思考方式。
但現在,她回到了現實,這些透過吃書獲得的經驗也全部消失不見,因此在回憶裡,就出現了許多她理解不了動機的行為和判斷。
現實中的她,可沒有書中的她那麼豐富的人情世故經歷,所以回憶許多事時,蘇薇雨就會有一種做題雖然有答題過程和答案,但卻無法理解公式的感覺。
或許就是這個原因,她現在對書中人生的感覺,更像是體驗了一種高度沉浸式的個人電影。
不過,一些天然情感所造成的影響,體驗感還是同樣強烈——那些日常生活中,是無數細節中襲來的寂寞;蘇月相親時,對那些相親物件無法壓制的怨恨和憤怒。
蘇薇雨有種感覺:如果自己真有一天,到了那個處境,一定會做出相同的選擇。
不過現在,即使她刻意沉浸,也很難喚醒那種極端情緒。
即使是“親身體驗”過的事,在回憶中也隔著一層膜,就像童年時的美好回憶起來,只剩下美好的印象和懷念,但對那美好的具體感知,卻無法從回憶中提取了。
蘇薇雨現在一想到書中自己遇到的那些困難,總是沒辦法深刻代入,反而會下意識地想到夏守。
不說別的,光是夏守的“傳話筒”功能,她就覺得足以解決大部分事情。
未來即使有人騷擾阿月,她也沒必要做得那麼極端,讓夏守幫忙解決就成了。
只需讓夏守在部長那邊傳個話,管控局就會動用強悍的背景力量,將那些麻煩事悄無聲息地擺平。
“看來你感觸良多啊。”青年佚名說道,“但最讓人在意的,還是你看到的那本書,那本書裡寫的是什麼?”聞言,蘇薇雨愣了一下,表情變得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