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東門(四下)
“那是自然,只要我館陶縣上下齊心,張金稱何足道耳?”順著林縣令的口風,董主簿熱切地說道。周圍立刻湧起一片議論之聲,無外是縣令大人如何如何英明,一眾同僚如何如何賣力。聽得程小九心裡直髮虛,不斷地使眼色請求董主簿儘快將話頭切入正題。
董主簿衝著他微微一笑,做了個高深莫測的表情。待眾同僚們的這輪熱鬧勁兒過去了,才清了清嗓子,繼續說道:“但張賊是個不知道輕重的傢伙。被咱們打得狠了,難免會使出什麼狗急跳牆的招數來。到時候拼個兩敗俱傷,也的確有違縣尊大人的保護百姓的初衷。所以,卑職以為,我等還需仔細核計核計,儘量把縣城的防禦做得滴水不漏才好。”
“嗯,那是當然!”林縣令輕捋鬍鬚,非常受用地點頭。“你和程兵曹有什麼好建議,說出來給大夥參詳參詳。”
“太好的建議我和程兵曹還沒商量出來,還請諸位同僚群策群力。此外,張賊還射到城中一封箭書,不知道放得什麼狗屁。但我等都是朝廷官吏,不能在流賊面前失了風頭。所以還請大人稍稍過目一下,找個合適的措辭回了他!”董主簿不愧為多年行走於官場的胥吏,平平淡淡地幾句話,便將程小九的拜託完成了個乾脆利落。
“那廝居然給老夫發了箭書?呈上來,讓老夫看看他的嘴裡能吐出什麼樣的象牙?”林縣令對賊人在信上內容的興趣,遠比安排守城興趣大。一聽董主簿提起,立刻迫不及待地催促。
“請大人過目!”董主簿笑著從程小九手中拿過包著白葛的羽箭,雙手捧給林縣令。“無非是出言恐嚇而已,看看打不動了,所以想跟大人玩‘不戰以屈人之兵’這一套把戲。作為一個山賊,真難為他了!”
眾人被董主簿的話逗得哈哈大笑,都輕鬆地期盼著,看縣令大人怎麼批駁張金稱的痴心妄想。誰料林縣令接過箭書之後,起先還是一邊看一邊搖頭。看著看著,臉上就慢慢陰沉下來。直到最後,雙手如同灌了鉛一般,幾乎連寫了字的白葛布都捧不住。顫抖了好一會兒,才緩緩地將其放到了桌案上。
“信上所說的都是真的?”放下箭書後,林縣令用幾乎絕望的目光看著程小九追問。
“卑職沒敢看箭書!”程小九心道不妙,趕緊出言替縣尊大人鼓勁兒。“兵法素來講究虛虛實實。把三五萬人馬說成四十萬也很平常。並且人數和戰鬥力自古無法相提並論,當年五百官軍大破十幾萬黃巾賊的戰例比比皆是!”
“虛張聲勢麼!”董主簿還記得程小九的拜託,笑著在一旁幫腔。“很多號稱的百萬大軍,實際上也不過十餘萬兵馬。其中戰兵更少,未必有總數的十分之一!”
聽了二人的安慰話,林縣令的臉色稍稍緩和了一點兒。苦笑著將箭書向大夥面前推了推,低聲道:“你等一塊看看吧。然後幫本縣拿個主意。張賊給了咱們三個時辰,三個時辰後,如果咱們不肯投降,他就要下令屠城!”
“奶奶的,他先有本事攻進來再說!”眾小吏氣得拍案大罵。
“對,有本事先過了程兵曹那一關!”嚷嚷的聲音雖然大,心裡卻先怯了幾分,十幾顆腦袋幾乎同時湊到了箭書旁,將箭書上的空間擋了個嚴絲合縫。
看到大夥這般光景,林縣令心中更是懊悔。早要知道張金稱準備得如此充足,昨天半夜時自己就連夜出城了。雖然事後難免丟了官職,可憑著這些年任上的撈頭,後半輩子也足以過得衣食無憂。可現在好了,賊人的騎兵將四面的路口全部堵絕,為了一個不頂用的虛名,自己把性命和衙門裡的私藏全搭了進去!
再無人開口說話,只剩下粗重的喘息聲此起彼伏。郭捕頭、賈捕頭、李老酒、蔣燁等一個個將頭慢慢抬起來,一個個變得面如土色。發覺大夥如此緊張,董主簿和程小九兩個也湊上前,將箭書擺在眼前仔細閱讀。不看則已,一看心裡便“咯噔”了一聲,彷彿被人重重地壓上了一個大冰坨。
前來攻打館陶縣的人,竟不止張金稱一家。楊公卿、王德仁、楊寶珠、劉乞兒等新近崛起於運河兩岸的流賊都應其招而來。其中有兩家剛剛起事的小蟊賊居然打得是楊玄感的旗號,公然宣佈要替大隋皇帝剷除天下貪官汙吏。
這些賊人或者率眾五千、八千,或者將兵一萬、兩萬,全加起來總數計十五萬三千有餘。具體誰家人數多少,從何處而來,居然詳細列在了箭書中,有零有整,以示絕非虛言相欺。
“賊兵人數雖然多,卻未必齊心。否則昨天夜裡和今天早晨,他們已經把南門給攻破了!”董主簿抬頭看了看林縣令的臉色,強作鎮定地解釋道。他現在也好生後悔沒有在第一時間跑路,但退路既然已經被人堵死了,也只好抗爭到底。
“張金稱說了,那是他送給咱們的開胃小菜。本意是試探試探咱們值得不值得他勸降,如果咱們連第一波攻擊都擋不住,他根本不屑寫這封信給咱們!”蔣燁滿臉晦氣,氣急敗壞地反駁。
在他看來,如果不是程小九和董主簿兩個多事,大夥根本不會被堵在城中。賊人向來是居無定所的,搶夠了殺夠了,自然會拍拍屁股離開。屆時大夥再轉回來,照樣該收稅收稅,該徵糧食徵糧食。
此刻抱著這番想法的可不止弓手蔣燁一個。賈、郭兩位捕頭本來就對程小九崛起的速度很是擔憂,聽得自家徒弟這麼一說,看向程小九的目光愈發凌厲。好在張金稱的信中並沒有要求館陶縣必須交出一個人來為流寇們昨夜和今早的損失謝罪,否則,這個該死的罪人將非程小九莫屬。
“昨夜就該先問問張金稱的目的再開戰!”
“就是,本來還可以請人斡旋一下。這回好了,咱們只剩下投降和等死兩條路了!”
眾衙役和幫閒素來以兩位捕頭馬首是瞻。見賈、郭二人對程小九冷了臉,立刻七嘴八舌地上前湊熱鬧。
程小九剛剛進入官場半個月,對其中長於內鬥的傳統一點都不瞭解。幾曾會想到大敵當前時,眾人居然不考慮如何殺賊,反而先互相推卸起了責任?聽同僚們把矛頭全都指向了自己,委屈得兩眼差點冒出煙來。
他拿著祈求的目光看向林縣令,希望對方能站出來替自己主持公道。林縣令卻不知道是因為被賊人的信嚇昏了,還是根本沒聽見眾人的話,居然眼皮都沒有抬,一味地朝著箭書**。
看到縣令大人懦弱如此,程小九胸口的劍傷愈發疼痛。勉強壓了壓心頭怒氣,他先笑著對大夥拱了拱手,然後向率先朝自己發難的蔣弓手請教道:“照蔣頭這麼說,張金稱現在勸咱們投降,還是瞧得起咱們嘍?”
“那倒不是!他沒那資格!”蔣燁知道自己的話被人抓住了語病,向兩旁躲了躲,訕訕地回答。
“既然他沒資格命令咱們投降,咱們又何必考慮箭書上的話?”程小九將嗓門提高了幾分,繼續反問。“咱們是官,他是賊。自古官賊便勢不兩立。如果降了他,即便僥倖不被他挖了心肝,今後還怎麼有臉抬起頭來做人!”
這句話他並非針對蔣弓手,而是努力提醒在座所有人,別忘記了自己是朝廷官吏。既然做了地方官吏,平素吃的用的都是從百姓頭上收來的,事到臨頭就沒資格逃避。否則,即便朝廷不追究,自己的良心也受不起那份煎熬。
“話誰都會說!”蔣燁的目光不敢與程小九的眼睛相接,低下頭嘟囔。“你有本事將他打跑了?打不過他,最後還不是牽連了別人一塊倒黴!”
“至少我們活著的時候像個男人!”程小九繼續鼓動。“那賊素來殘忍,咱們真的投降了,也未必逃得了一死。不如血戰到底,至少是死在陣前,而不是被人綁了當畜生宰!”
少年人心無纖塵,說話的聲音雖然不高,卻自有一分凜然正氣在。眾官吏們聽了,即便不服氣,也說不出什麼反駁的道理來。看到程小九的目光向自己掃來,他們一個個側開頭,不願跟那雙純淨的眼睛相對。內心深處卻七上八下,始終提不起與張金稱為敵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