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們都紛紛猜測這是什麼,有人說像是索尼新出的超薄等離子電視,立刻就被人白了一眼道:“你見過這麼大的電視?”
張潮也沒有賣關子,等“大物”都停穩以後,轉身拉下了蒙在其上的白布。
眾人這才看清,竟然是三塊寫滿了字、斑駁不堪的黑板。每一塊都著深淺不一的裂紋,有些地方明顯磨損了,就連字跡都看不清了。
張潮指著三塊黑板道:“這是三塊從學校裡拆除下來的黑板,我白要過來的——夠便宜了吧?”現場發出了一片笑聲。
張潮接著道:“中間這塊黑板,寫著這次比賽的規則,一共二十二條,昨天給你們開會的時候,應該都已經講過了吧?我就不重複了。”
複賽學生們都點頭。
張潮繼續道:“左邊這塊黑板,是歷年「新理念作文大賽」一等獎的得主,有些人的名字你們應該很熟悉。”那當然,尤其是第一屆、第二屆的幾位一等獎得主,名字可謂如雷貫耳,比如韓涵、小四。
“右邊這塊黑板,則是歷屆獲獎作品中,很有影響的代表性作品,很多你們也應該看過。”
大家順著張潮所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到了許多熟悉的篇名:第一屆最有名的,當然是韓涵《杯中窺人》,此外還有他的《書店》《求醫》;哦,許敏霞的《站在十幾歲的尾巴上》也很有名;
第二屆獲獎作品裡,有藺瑤的《媽媽》和劉莉娜的《風裡密碼》;第三屆有甘世佳和郝景芳……
一個個熟悉的名字從眼前掠過,激起了所有人的回憶。「新理念作文大賽」八年來的風風雨雨就像電影一樣從眾人的腦海中掠過。
誰也不能否認,「新理念作文大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是中國青春文學的第一推手,承載了無數少年對文學的幻想。
“張潮有心了!”場外一個記者感嘆道,立刻就有不少人附合。
“這次的題目果然又別出心裁!這主題應該是‘傳承’,或者是‘超越’?”
“這你就膚淺了,沒看到張潮把規則那塊黑板放在中間嗎?說明主題應該是‘變’與‘不變’。”
“那不一定,也許張潮是想營造一種被規則、被前輩壓抑、束縛的氛圍,然後讓這些同學打破它呢?”
“誒,你這麼一說,我覺得很有可能!”
“張潮自己不就是掀翻了大賽才出名的麼?他自己就是那隻無法無天的猴子,這些一等獎得主和作品,都是前來鎮壓他的‘天兵天將’!”
“很有道理!你這腦子,不參賽可惜了!”
“是啊,我也就超齡了200多個月……”
就在場外的眾人議論紛紛的時候,場內的學生們也在打著腹稿。
這次的題目說難不難、說易不易,如何在密密麻麻的文字裡面,找到合適的切入角度,確實讓人頭疼。
尤其是那些“名人”和“名篇”,或多或少都對現場的學生產生過一些影響,但如果寫作的時候落入了模仿他們的窠臼,那一等獎肯定別想了。
張潮環顧了一下眾人,問道:“大家都看清楚了嗎?”
學生們紛紛點頭,齊聲答道:“看清楚了!”
張潮微微一笑,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注視下,從黑板下方的粉筆槽裡拿起一塊板擦,三下五除二把三塊黑板上的內容擦了個乾乾淨淨。
擦完黑板,張潮轉過身來,頭髮上落滿了白色的粉筆灰,但他不以為意,微笑地道:“題目出好了,大家可以開始寫了。”
然後拍了拍手,留下一臉驚愕地眾人,轉身走出了場地。
學生們直到現場的助理老師提醒,才回過神來,邁著遲疑而猶豫的步伐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開始冥思苦想。
寫滿字的黑板被擦個乾淨,張潮想要表達什麼?
雖然與去年切蛋糕、分蛋糕一樣,都是把“有”變為了“無”,但是顯然意圖是不同的。
張潮擦掉所有黑板上的內容,留下空白,這到底象徵著從零開始,還是打破傳統,又或者面對未知時的心態。
有的學生可能覺得這是對規則的挑戰,有的可能覺得這是對創新的鼓勵,還有的可能覺得這是對歷史的反思。
張潮來到場外的採訪區,記者立刻就圍了上來,開始詢問張潮這道題目背後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