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8章 成為自己的座標系

「當我看到黑板上那些熟悉的內容被一一擦去,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莫名的情緒。比賽的規則,那是我們進入這個賽場的準則,它像一盞明燈,照亮我們前行的道路;往屆獲獎者的名單,那是榮耀的象徵,是我們努力的目標;那些具有影響力的文章,更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可如今,這一切都歸於空白。這空白,彷彿是一片未知的領域,等待著我們去探索。它讓我明白,所有的規則、榮耀和過去的成績,都只是過去的束縛。」

“這……”趙常田盯著手上的複賽稿件,無言以對,內心更是五味雜陳。這種文字如果以“學生作文”來衡量,無疑是不錯,甚至優秀的。

從引題到破題,再到陳述中心論點,一切都四平八穩、規規矩矩,放在高考的考場上,說不定能拿個不低的分數——

但這是「新理念作文大賽」,這是走出了韓涵、小四、張越然、蔣峰的「新理念作文大賽」!即使是2005年跌入谷底的那一屆比賽,來參加複賽的選手也幾乎不會出現這種平庸的文字。

難道真讓張潮說中了?當狂熱褪去以後,那些學生當中真正的寫作高手們一定會敏銳地發現,與其與幾十萬人爭奪少得可憐的複賽名額,不如把才情用在給文學期刊投稿,甚至是網路平臺連載上。

「新理念作文大賽」一年一賽,高峰期要打入複賽幾乎到了“千里挑一”的地步。第六屆以前靠的是一流大學特招錄取的餌釣著大家;上一屆又是因為張潮以自己的聲譽和《青春派》的影響力親身入局吸引眾人。

幾年比賽下來,出挑的“學生作家”們已經被“涸澤而漁”了,剩下還被“熟練工”卷飛了一大部分,現在坐在複賽場地中的,大部分都能力平庸也就可以理解了。

趙常田耐住性子,給這篇稿子打了箇中不溜的分數,繼續翻開了後面的稿件——

「黑板上曾經寫滿的內容,代表著我們生活中的“有”。我們擁有規則,擁有榮耀,擁有知識。但當這些都被擦去,變成空白時,我意識到,人生也許需要做減法。我們總是追求擁有更多,卻忽略了擁有的越多,負擔就越重。……」

這篇稍好一些,至少在思辨性上,比之前強了一點。不過“給人生做減法”這種觀點,又有些過於心靈雞湯了——這些年不少勵志書籍都在宣揚這個。

趙常田再次抬起頭來,環顧了一下四周,發現大部分評委都眉頭緊鎖,完全沒有去年這時候歡聲笑語、討論豆腐腦該甜還是該鹹的輕鬆氛圍。

上一屆的評委會主席阿萊說出“既然是‘天下第一賽’,那能得一等獎的,不就是‘大魁天下’了?”時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短短一年之後,這裡竟至於一變而成為「新理念作文大賽」的葬身之地了麼?

趙委員……長田顧問,此刻已經滿心沮喪。他站起身來,走向窗邊,望向樓下的比賽場地。那裡已經人群散盡,卻還亮著燈。

在黑板前面,一道身影正手執粉筆,不緊不慢、一筆一劃地在上面寫著什麼。三塊黑板中最左邊的一塊已經寫滿了,中間那塊也寫了小半。

這時候背後忽然傳來聲音:“你們來看看這份,寫得不錯啊!”

趙常田聞言立刻轉過身去,是閻連科。他手裡拿著一份稿件,不客氣地嚷嚷著:“總算見到一份寫得不錯的了!”

趙常田湊過去,等了好一會兒,稿件才傳到他的手裡,翻開就看到一段清越的敘述——

「母親木匣裡有封沒寫完的信,藍墨水在“見字如晤”後斷成空白。她說是寫信給十六歲下鄉時走散的閨蜜,不知地址便不續寫。

如今我明白,有些話本就不該落筆成字。就像此刻黑板上的空白,多像舊式信箋的抬頭——往屆範文是已寄出的掛號信,而我們該寫的,是永遠留在郵筒裡的那封未名信。」

只看了這個開頭,趙常田就安下心來。

這段文字與去年的優秀作文相比,雖然從立意的深度和敘述的質感上,還有一定差距,但是已經有了“文學”的味道,而不僅僅是一篇“學生作文”了。

今年的《新理念作文大賽優秀作品選》有幾篇這樣的文章,倒也不算太寒磣。只是想複製當年《杯中窺人》“一文驚天下”的奇蹟,恐怕是不可能了。

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趙常田又沉靜地翻閱起分配給自己的稿件來,又看過幾篇平庸之作後,終於也讓他看到了一篇不錯的文字,是遊記——

「敦煌藏經洞的麻紙殘卷上,抄經人擱筆處總留著參差的空白。斯坦因說那是戰亂中斷的文明,我卻看到唐人的從容——他們相信文字會像胡楊種子,飄落在後世某片心靈的綠洲。

正如法華經變畫中飛天斷裂的飄帶,正因殘缺才讓千年後的我們得以補上自己的想象。我眼前空白的黑板,就是莫高窟北區那些從未啟封的洞窟,我們不是要填滿它,而是用筆尖輕輕叩響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