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章 克里米亞停火,巴黎和約簽訂(6K)

“若能得緬甸的助力,我大唐便可借緬甸之地,向印度方面伸手了……”

“或許,還可以調緬甸兵,前往印度作戰,協助印度人反英。”

李奕不由得遐想。

不同於印度人戰鬥力稀爛,緬甸人的戰鬥力多少還是要比印度人強些的。

如果緬甸也摻和進印度戰事中,那英國佬可就要難受咯!

嗯,只要能給英國佬添堵,李奕就樂意去幹。

說罷這些,李梁轉身告退。

很快,張之洞又前來求見。

“陛下,英國公使柏爾德密和沙俄公使尼古拉先後向外交部提交國書。”

“他們想要同我大唐和談!”

李奕聞言,摸著下巴深思了起來。

片刻之後,他又開口說道。

“嗯,既然對方想談,那就談一談吧!”

“讓郭部長出面同對方談就是了!”

“沙俄方面的話,我大唐只要拿下北海就可以。”

“只要我大唐拿住北海,便相當於捏住了整個西伯利亞的命脈,今後,沙俄在西伯利亞,便只能仰我大唐鼻息。”

“至於說英國?”

“告訴英國人,先把發動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罪魁禍首交出來,咱們再接著談。”

“否則一切免談!”

第一次鴉片戰爭是誰發起的?

是帕麥斯頓啊!

而帕麥斯頓,目前可是英國首相。

英國人怎麼可能交出自己的首相?

說白了,大唐壓根沒準備和英國談。

畢竟如今大唐還琢磨著要進軍下緬甸呢,怎麼可能現在就和英國談?

再說了,如今的唐軍在戰場上可謂全面佔優。

既然如此,那為何要和談呢?

反正著急的是英國,而不是大唐。

張之洞聞言,抱拳應下,然後轉身告辭離去。

而李奕則是繼續翻閱起了自己案頭的公文。

這是一份鐵道部遞交上來的公文,這封公文中,詳細記載著大唐即將開建的連通關內和北海的鐵路修建規劃。

這條鐵路分別起點是從張家口出發,經由察哈爾草原,向西前往歸化城,也就是後世的呼和浩特。

然後再從歸化城向北,經由走陰山山腳,向庫倫方向延伸,而後便是恰克圖,楚庫柏興,烏的柏興,至北海。

整條鐵路總長約2300公里,按照鐵路每公里造價5000塊銀元來計算,總投入約1200萬塊銀元,預計工期為五年。

(PS:前面本卷第20章寫修建東西和南北向的鐵路的造價的時候,我多算了一個零,每公里五千塊銀元,四千公里造價應該是兩千萬,我寫成兩億了,但現在已經改不了了,很抱歉。)

還有就是,每公里五千塊銀元的造價其實很正常。

因為,清末滿清修京張鐵路時侯三百七十公里的鐵路,一共也才花了五百萬兩白銀。

算下來每公里不到一萬四千兩。

要知道,當時的白銀銀價已經極大貶值,再加上滿清的貪腐,以及向外國購買裝置僱傭人員的溢價,每公里造價也才不到一萬四千兩白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