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百五十六、爭寵(下)

而她的這個兒子李恪,身上無疑同時承載了這兩代帝王的性格,他聰明,有才華,還勤奮好學,同時性格也張揚……

可是恪兒啊,目前的你尚不具備張揚的本錢啊。

楊淑妃由兒子想起隋煬帝,又由父親想到兒子,心情起伏不絕,一雙好看的峨眉不由自主的顰了起來。

她是希望兒子出眾,希望他能得到皇帝的另眼相待,也希望大臣們能看見兒子的好,但,她卻不希望兒子太掐尖,不要事事爭強好勝。

他既不嫡,又不長,若是處處爭強好勝,處處想壓太子一頭,別說出頭,到頭來能否安穩終老都是未知數。

“娘娘,娘娘......”藍翊見楊淑妃說著說著就突然走起神來,自己喚了半天她都沒反應,不由微吃一驚。

“我沒事,想起了些往事罷了。”楊淑妃回過神來,擺了擺手。

不說楊淑妃的心事,但說趙王李泰,他此時的心情實在不怎麼好。

自貞觀元年,他和太子在學堂外打了一架、被母親喚過去好生教訓了一頓之後,李泰和太子已有一年多相安無事。

在長孫皇后被禁足的那段時間裡,兄弟倆的關係更是難得的達成了統一戰線,變的空前和諧起來。

可皇子之間很難一直保持感情莫逆,尤其是他們這種年紀相差不大、又都是嫡出的皇子。

攀比和競爭之心就像與生俱來的本能一般,深植於他們的心。

李泰自幼多慧,不足十一之齡,四書五經,詩詞歌賦,他已背得滾瓜爛熟,除此之外,諸多史記雜談,他也看了不少,詞賦文章,已能信手拈來。

在他看來,父皇的一眾皇子上,單以才華而論,無人能出其左右,大家都是嫡出的皇子,父皇和母后,怎能如此偏寵太子一人呢?

雖說立嫡長是老祖宗們定下的規矩,可父皇也不是長,他不一樣登上了皇位?

說白了,能坐在帝位上的那個人,不一定是嫡長,而是要看有沒有真本事。

父皇能上位,就是他的手段比息王高,能力比息王強,尚不滿十一歲的李泰小孩童在看見太子哥哥被父皇安排到糧草營跟著舅舅長孫無忌歷練後,心態變得空前的不平衡起來。

倘若說以前他心裡對太子只有些許不服,現在則被激起了強烈的不甘,他明明各方面都不比大哥差,只因比他小了一歲,就要處處被壓制,這種感覺讓他很不舒服,也很不甘心。

不過這孩子到底是聰明孩子,再不甘心,也知道公然去挑釁太子,或者到父皇母后面前去挑撥,去搬弄是非,是極其愚蠢的行為。

這樣的作為不僅不會對太子的地位構成影響,反而會讓自己越來越不招人喜歡,父皇和母后也絕不會喜愛一個挑撥是非,無中生有的兒子。

不能挑撥是非,也不能無中生有的去中傷太子哥哥,怎麼辦呢?嗯,目前唯一的辦法就是多在父皇和母皇面前刷存在感,多在他們面前表現自己。

才十歲多一點的李泰孩童此時尚未開府,身邊也沒有什麼詹事,參謀之類的人存在,他想爭寵,完全只能靠自己,思來想去,最後也只找到這麼個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