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十二章 平羅忠孝愚 元光計高明

拔若能說道:“不至於吧?”

元光問道:“阿父,我族與夏人的根本之別是什麼?”

拔若能答道:“夏人務耕種,我族胡夷以遊牧為業,此我與彼的根本不同。”

“對啊!夏人受田地所制,只能定居郡縣;我胡夷逐水草而移,一年數徙,居所不定。是以,儘管我盧水胡早就稱臣中夏,可自秦以今,數百年來,歷代的中夏朝廷對我等都不能像對夏人那般拘縛,徒唯羈縻,無法役使、賦稅。可以說,‘遊徙’就是我族胡夷依仗獨立的根本。

“現在府君以牧場為誘,惑我盧水胡諸部的牧落內徙,‘設邑置官’。阿父,這是要弭滅我諸部與夏人的不同,除絕我諸部的根本,欲圖將我諸部當如夏人一樣管束對待了啊!……那些此前內徙到郡縣定居的胡夷們的下場,你沒有看到麼?”

“設邑置官”是莘邇與拔若能密談時,對他說的內容之一。

令狐奉“收胡屯牧”之令的最終目的是要改變胡牧難以管制的現狀,意在對他們徵發兵役,那麼就需要建立起如唐人郡縣這樣的行政單位,對他們進行編籍管理,所以等足夠數量的胡牧遷居到祁連山下的牧場後,在那裡置一個胡邑,便是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元光掐指頭給拔若能算內徙胡夷的下場:“賦稅、勞役、兵役,給官府當奴僕、給大姓當奴客,食不果腹,朝不保夕,任打任罵,被驅使的如豬狗也似,何等悽慘!阿父,府君的‘內徙’此政,若是得行,他們的下場便是咱們未來的下場了!你甘心受唐人的漁肉、侵凌麼?”

拔若能辯解似地說道:“府君並不要求我部遷入。府君對我說了,此次內徙,主要徙其餘三部之民,而且完全是‘自發自願’;至於我部,更加不會強迫。”

“阿父!而下是什麼季節你不知麼?正當開春,各部陸續遷入夏牧場的時候!黑河的草場不足,而府君許以上好的牧場數百畝、苜蓿數畝,並及羔羊,又兩年不收租稅。賤種淺陋,只能看到眼前的微利,父親等酋大若不嚴令禁止,只怕‘自發自願’、接受內徙的不會在少數!”

等級的觀念,放眼唐、夷,全然一樣。唐人的貴族把百姓視為賤民,胡夷亦無差別。胡人的酋率等首領世代承襲,尤其單於等頂尖貴族,乃是貴種,部民餘眾自是賤種。

拔若能說道:“府君把寫給大王的上書與我看了:等到新邑開設,任我為率善邑長。元光,咱們胡人的官向來世襲,我當了邑長,這官兒,以後不就是你們兄弟接任,再以後,你們的兒子接任,等於永歸我家了麼?和鹿根、圖圖、勒列三部的部民即使盡願內徙,又有什麼關係?最終不還是落到了咱家的帳下?對我家,難道不是大為有利的麼?”

拔若能遲疑的地方就在此處。

元光說的那些,他當然知道,甚至元光沒有明言的,他也清楚。

“當夏人一樣管束對待”云云,與其說是“除絕我諸部的根本”,不如說是“除絕我家的根本”。帳下的胡牧們如是都去了牧場,他們手底下沒了人,還怎麼當“酋率”?可是,莘邇許諾,讓他來當這個新邑的邑長,看起來對他家大為有利,就不能不使他猶豫不定了。

元光氣得臉通紅,說道:“阿父!府君說什麼,你就信什麼麼?”

拔若能說道:“支勿延不過是個佰人小胡,府君對他且言出必行,何況是我!”問他的弟弟麴朱、長子平羅,“你們說呢?”

且渠部居隴州數百年,受中原文化影響的程度很深,“累世忠孝”云云,且渠元光只是說說,用來給本家臉上貼金的;拔若能的長子平羅卻是真的以此奉行。

他正義凜然地說道:“就像元光前兩天對府君說的,我家‘累世忠孝’。因此,我家為一方所歸。寧人負我,勿我負人。莫說府君是誠信之人,便是假話誆我,阿父,亦當從令。”

且渠元光與羅平同父異母。拔若能有兩個妻子,一個是他的原配,乃羅平之母;一個是他的寡嫂,乃元光之母。草原上環境惡劣,前一刻馬羊成群,一場大雪過後,也許就一貧如洗,故此為了維護宗族力量,保護宗族財產,胡人有“烝母報嫂”的婚俗,即寡居的婦人可由其夫的親屬收繼為婚。父死,子妻其後母;兄弟死,餘下的兄弟娶其妻妻之。

元光與羅平名為兄弟,相貌相異。

羅平類其父,濃眉大眼,長得不錯。

元光有點倒黴,吸納了父母外表上的缺點,較為醜陋,粗眉,圓臉,鼻子橫寬,嘴很厚。

聽了羅平的話,元光哭笑不得,心道:“夏人罵我胡夷反覆狡詐,阿父卻怎生出了阿兄這個呆子!”氣急敗壞,從胡坐上跳起來,抱頭跺腳,咧嘴叫道:“阿兄!阿兄!”極似一隻山猿。

眾人至親,從小熟悉,都知道元光情緒失控時會有滑稽的表態,因無人驚異。

平羅說道:“元光,好好地說著話,你怎麼忽然猴急起來?像甚樣子!毫無儀表。”

麴朱倒頗為認可元光的話,等他跳完,沉吟說道:“論道理確實是像元光說的那樣。只是……”

元光問道:“什麼?”

“只是朝廷兵馬精良。十餘年前的夷亂,偌大的聲勢,僅僅數月,就被平定下去了。當時領兵的,可就是今天的大王。內徙我族,我料定非府君之意,必為大王的命令。……元光,你所說的覆族是在以後了,咱們要敢違背王令不從?只怕覆族就在眼前。”

令狐奉大兵臨城,朝中群臣出降;平亂一戰,餘威震懾胡夷。

說到底,德,可以不服;威,不服不行。

拔若能深以為然,問且渠元光,說道:“元光,你只叫我不從令,然而你叔叔說的,你考慮到了麼?萬一招來了朝廷的大軍,咱們該怎麼辦?”

元光卻有辦法,說道:“此有何憂!”

“你有什麼對策?”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