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十三章 接聖旨

“請興縣縣令朱巡接旨!”傳旨欽差高呼。

朱巡攜兩位夫人及三位師爺茫茫從甬道兩側起身,走進二堂正廳。只見傳旨欽差左手託著聖旨,右手叉腰,頭揚得高高的,等待著朱巡等接旨。

朱巡進門後,單膝跪地。

“臣朱巡,給吾皇請安!”

“聖躬安!”傳旨太監高呼。

朱巡起身。又聽那欽差喊道:“興縣縣令朱巡聽旨!跪!”

朱巡領一眾人雙膝跪地。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興縣縣令朱巡,在任期間,功績卓異,上體聖心,下浮民心,興縣地方政治清明,百姓安樂,治水患興農桑,開公學設督司,深得朕心!興縣五年期滿,朱巡調任回京,賜三品大理寺正堂職奉,進京述職,在京候補!欽此!”

“朱巡,謝聖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巡領全家叩謝天恩。而後雙手過頂,接過聖旨,再次拜讀後,方領一家老小起身。

“朱大人快快請起,下官我先恭喜您高升了!”傳旨官扶起朱巡,並笑道。

“欽差大人一路風塵,奔波勞苦,本官已在後衙備下酒飯,聊表心意。”

“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啦!”傳旨官一副笑臉。

要知道傳旨官其實是個苦差,千里奔波,穿奏聖旨,按大夏官場的慣例,接旨官員必須要準備茶飯,還要上等好席伺候,另外還有幾十兩銀子的孝敬,這是必不可少的。一般這頓茶飯和這筆銀子都是走衙門口公賬,也有私交甚好的,會自己私出幾十兩,再多給傳旨官一些,這是官場的一種福利。

朱巡平日裡樸素節儉慣了的,今日酒席準備匆忙也沒什麼好酒好飯,急忙從縣裡的薈友居叫了一桌酒飯,孝敬傳旨官,這一桌酒飯,足足十兩銀子,可是吧朱巡心疼壞了。朱巡心裡想的是,這十兩銀子要是放在春耕學農裡,可是能起多大的作用啊。但無奈,官場規矩就是規矩。

請罷了客,府裡又是一頓慶祝熱鬧,府衙內外也開了小宴席為朱老爺慶祝。朱巡見大家高興,也不願掃興,私拿了幾兩銀子,請大家吃酒,又將散碎銀子封了寫紅包送人。所有事兒打發完,已經是二更天了。

朱巡坐在書案裡,如玉、清灈、並秦師爺坐在他的對面。

“秦師爺,今日聖旨你怎麼看?”

“看皇上聖旨上寫的,是讓您頂著三品的頭銜回京述職,可是又說回京候補,這裡面大有文章啊。”

“怎講?”

“如果是提拔您做京官,那直接給個頂子不就得了,為什麼還要說候補?京裡的衙門口多,隨便安插,您這三品也是綽綽有餘的了。我想皇上一定是另有安排!”

朱巡捋捋鬍子點頭,秦師爺分析的同他所想一樣。裕德帝一直提攜清流寒門,這次調任回京,應該是別有用意。

“還有,老爺,前幾日,京兆尹翁老太爺寄來的書信您可認真看了?”

“這倒不曾,近來忙於春耕,書信還放在臥房的閘櫃裡。”朱巡轉頭看向如玉,“煩請夫人快快取來。”

“是。”如玉起身去取書信了。

“在下聽說,前不久,林清縣的案子事發了,整個濟東縣上下的官員都脫不了干係,地方官員更是牽扯二百餘人,很多內閣大臣也被牽涉其中,六部除禮部外,戶部、禮部、工部、刑部,甚至兵部,都有高位有在其內,要知道,這兵部乃是國本,想來都是皇上大權在手。聽說,皇上都懼怕了。”秦師爺說。

“怎麼講?”

“您想,這拔出蘿蔔帶出泥,這兩百多人得帶出來多少人跟事兒,皇上能不害怕嘛,皇上久居深宮,地下的人這樣?”

秦師爺正說著,如玉夫人取信回來了。朱巡忙忙把信展開來瞧,果不其然,翁老太爺書信中提到了“林清巨案”,且還提到,連宮裡的慶妃娘娘母族濟東秦氏都在這次查案中隕損了。這讓朱巡,大為吃驚。朱巡看完後將信傳給了師爺。

“老爺,看了翁老太爺的心,在下就更確定,這次皇上這麼急著調您,回京,還給了三品職奉的破格待遇,您細想想這是為了什麼?”

“為什麼?師爺不妨明說。”

“老爺,依清灈所見,皇上這是給了您一個甜棗,按您的心。”

“二夫人說的極是!如果給了實缺急著調您是怕惹了外人的眼,恐行路途中,有人暗中加害。但是讓您白身進京,是怕人丟了心氣兒。”

“難道……”

“很有可能是調您去濟東府,做個巡撫也不一定。我想最次也應該是從二品總督。”

“什麼?!”朱巡一驚,跌進椅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