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二卷 再回首 第三十七章 年少時的迷茫和執著

“如果你明白了,隱藏在憤怒背後的情感,那麼也就不難理解,合理信念和合理期望的建立,更為重要。”

心理學老師真是太厲害了!能講出這麼高深莫測的心理學內容。

高珮換了個姿勢,繼續聽講。

“普京普特勒說過一句話:大多數情況下,沒有實力的憤怒,毫無意義。”

心理學老師眨了眨眼睛,繼續開口。

“想要知道,如何恰當的表達憤怒,先要從憤怒的作用和意義談起。”

“就像動物,有自己的領地範圍一樣,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心理邊界,這個邊界,在人際關係中,是不容被侵犯的。”

高珮聽著聽著,感覺自己走進了動物世界欄目……

“一旦別人觸及了自己的邊界,當事人就會體驗到不舒服的感覺,如焦慮啊,恐懼和憤怒,沒有安全感等,好像自己的領地被入侵了一樣。”

“這時的憤怒呢,就是一個重要的警報訊號了……”

高珮又想起了報警出行,警車的報警器鳴笛聲。

“這個警報訊號,就是提醒當事人,自己的利益被侵犯了,邊界和底線被突破了,這時需要採取行動,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這種利益,可能是實際的物質利益,還有可能是自尊心、被尊重、被重視、被理解的需要。因此,憤怒是有它的積極意義的。”

“它幫助我們,瞭解自己的需要和底線,提醒我們,在何時需要維護自己。然而,一旦憤怒的情緒高漲,警報拉響,這時其實已經進入了最後的‘戰役’”。

“就像有些故事橋段,講到的那樣,憤怒情緒已然失控,進入大多數人,都不願看到的,傷人傷己的階段。”

“其實,在進入這種“最後戰役'之前,有許多事情是可以做的。比如,在小事上,就可以溫和而堅定的拒絕別人。”

“學習說“不”,讓別人瞭解自己的心理邊界,和底線為何。或者以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場,守住自己的邊界。”

“而不是表現過於溫和而缺乏原則,讓別人誤以為你的底線很低。當別人的試探沒有被阻擋時,他們可能會變本加厲,長驅直入。這時你才意識到自己被侵犯了,壓不住火氣了,但已經為時已晚。”

“因此最重要的一點,要了解自己的邊界和底線為何。在小事上,就靈敏而不帶情緒地做出反應,溫和地提出自己的需要,溫和地拒絕,自己不願接受的要求,充分的尊重自己的意願。”

“這樣做的好處,一是讓別人瞭解,你的真實邊界和底線,能以更尊重你的態度,與你互動,二是這樣做不會積攢憤怒情緒,不至於因憤怒失控,而給別人造成傷害。”

“然而,對有些人而言。及時的察覺自己的需要,尊重自己的意願是比較困難的一件事。”

“他們可能會擔心,小的拒絕和堅持維護自己,會給自己帶來麻煩。比如擔心得罪別人,覺得必須要壓抑自己的願望,討好別人才能獲得人際的安全感。”

“或者他們寄希望於別人,能自發的理解自己,別人應該尊重自己,而不用自己做出努力,這些都可能會造成,憤怒情緒的積累。這時就需要了解到,自己的人際恐懼,是不合理的。”

聽到前面,高珮覺得自己憤怒的情緒是對的,聽到後面,又覺得自己好像不對了。

心理學內容,真的高深,高珮還是一知半解。

高珮聽著心理學老師講述了許多,也想了很多,但也只記住了一個字,那就是說面對不喜歡的事情,勇敢地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