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俠不學武”,這句話給他的觀念開啟了一扇新的大門。以前人們總把俠和武連在一起,好像俠客必須會武功,必須擁有十步一殺的絕技才行。
所以江湖上橫行霸道者多如過江之鯽,而扶危濟困者則寥若晨星。這皆是由於“俠”的真義失傳之故。
說到底,俠是什麼?劉半仙說:俠是精神,不需要依附於武力而存在。它可以是魚腸劍,但也可以是燭武舌、墨翟膽、荊軻魂。它是“三杯吐然諾,五嶽倒為輕”的信義,是“赴火蹈刃,死不還踵”的決心。拿劍的是武俠,提筆的是文俠。只要有顆匡扶正義的心,人人都能做大俠。
李殘頓時覺得熱血沸騰,大聲道:“若果真如此,我願拜道長為師!”
劉半仙將信將疑:“小兄弟,你說真的嗎?”
“那還有假?”李殘推門出去,找客棧主人討了杯薄酒,恭恭敬敬的奉給劉半仙,道:“師父在上,請受徒兒一拜。”說罷咚咚咚磕了三個響頭。
劉半仙有些哭笑不得,但見他一片赤誠,便答允了。李殘大喜,劉半仙卻忽然問道:“徒兒,你是不是有事瞞著為師?”
李殘紅著臉點點頭,把自己的身世和如何逃出王府的經過說了。至於在凌雲洞練刀一事太過離奇,他怕師父不信,是以略去不表。哪知他剛說完,劉半仙便大笑道:“你這小子不老實,淨吹牛皮!”
李殘一愣:“師父,徒兒句句屬實!”
劉半仙笑道:“那你跟我說說秦王府中的陳設。”
李殘在那生活了十幾年,豈能不知,便一一道來。
劉半仙聽罷成撓頭道:“這就奇了,我曾到秦王府打過秋風,裡頭的格局和你所說絲毫不差。況且你秉性純良,為師也相信你沒說謊。不過……”
他頓了頓:“我看你也有二十來歲,但秦王才剛三十歲,怎能是你的生父呢?”
李殘忙說道:“那怎麼可能?秦王都是快五十的人了!他比師父您高點,滿臉大鬍子……”
劉半仙恍然大悟:“你說的是張嘯卿吧?他是老秦王,現在這位是他兒子駟明。”
李殘大驚,心想這才幾天,府上就出了這麼大變故。
劉半仙眯著眼默然半晌,突然問道:“你進入山谷前是什麼時候?”
李殘道:“是黃龍元年的中秋節後。”
劉半仙一拍大腿:“這就對了!現在是黃龍十一年,你在山谷裡待了整整十年。”
李殘卻懵了:“這……明明才幾天的事,怎麼會過了十年?我腦子是不是糊塗了?”
劉半仙安慰道:“不用擔驚受怕。古人往往有誤入仙境者,甚至流連千年,歸來時東海揚塵,正所謂滄海桑田是也。倒是你小小年紀便有此奇遇,看來福緣不淺。”
李殘暗自嘀咕:“我若有什麼福緣,也不會一出生就是殘疾了……”
“徒兒,說什麼呢?”
“沒什麼,沒什麼!”李殘連忙岔開話題:“師父,接下來咱們去哪兒?還追不追食鐵鬼了?”
“不追了。”劉半仙的語氣斬釘截鐵,看來成竹在胸。“我再養養傷,咱們就直奔隴西華亭府。”
“咱去那兒幹嘛?”
劉半仙道:“當然是去參加秦王舉行的天下英雄大會。這是三年一度的,武林中最大的盛事,只有各派掌門才有資格參加。以前我說破嘴人家也不讓我進去。現在有你做開山大弟子,我這掌門名正言順,咱們爺兒倆這就去華亭府走一趟,探探‘晨霧’的訊息。”
李殘看上去二十來歲,可實際上只是個十五歲的少年,極好熱鬧,因此歡呼雀躍。
劉半仙又歇了半月,感覺身子好了。兩人便買一匹青驢,冒著風雪入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