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章 經商

經商,說容易也很容易。就是趁著物品便宜的時候,買進來,等到物品昂貴的時候賣出去;亦或者,是將甲地盛產的某種物品,賣到稀缺某種物品的乙地。

經商,說難也很難。第一要有準確的目標定位,第二要資訊準確,第三要把握好時機,第四不能出現資金短缺。

準確的目標定位,不僅要選擇合適的物品,還要有一個大致的使用者範圍,這些物品,準備賣給什麼樣的人群?他們的需求有多大?他們能承受什麼樣的價位?

資訊準確,就要求對所涉及的物品,非常瞭解。哪裡盛產這些物品?哪裡緊缺這些物品?隨著季節和環境的變化,這些物品的價格,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都要能及時把控。

把握好時機,要求你能有敏銳的判斷力,能在物品價格最低或接近最低的時候買進,在物品價格最高或接近最高的時候賣出。

不能出現資金短缺,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走一趟商路不容易,要儘可能地多帶一些物品,但又要有充足的資金,來保證在物品賣出去之前,不會影響自己生活,避免不能支付在物品售賣過程中可能產生的費用。

如果你將所有的資金,都進了貨,在賣出去之前,一時有急等著用錢之處,只怕將不得不在貨物的價格低迷期,就不得不賤賣出去;如果你留的資金過多,這一趟商路走下來,只恐利潤不能達到最高。這是一個需要精準把控的平衡。

姚黑兒的祖父姚奉,其實就是商人出身。直到後來姚典跟著開國皇帝龍元,打下了一片江山,有了立足之地,姚奉才不做生意了,跟著兒子,做起了老太爺,享起了清福。姚黑兒小時候,姚奉還常常對孫女講起自己壯年時做生意的事。

姚黑兒每每聽得津津有味。那時,她倒並不是羨慕做生意所帶來的利息,而是羨慕祖父在天地間來回賓士的自由。

她更沒有想到,當年祖父告訴她的那些話,能在以後派上用場。

鍾翠菱聽說姚黑兒要做生意的時候,猶猶豫豫地道:“姐姐,人都說,士農工商,商是末,是最被人看不起的。”

姚黑兒苦笑道:“傻妹妹,我們都到了這步田地了,難道還要講究面子麼?活著才是最重要的。”

是的,首先要活著;然後要賺錢,越多越好;然後要去救母親;然後……

單家莊亦或者再拓展到附近五十里範圍,盛產什麼?姚黑兒不知道。這些物品,能賣到什麼價格?姚黑兒也不知道。哪裡更需要這些物品?姚黑兒依然不知道。

所以,第一件需要做的事,就是調研。找出附近盛產的物品,找出需要這些物品的目標客戶。

要調研就要在附近多走動,要走動就不能只指望兩條腿,這樣太慢了。

所以,姚黑兒在經商之前,還有一件事必須學會,就是駕車。

當壯實卻有些木訥的漢子單葫蘆,看到一身男子打扮的姚黑兒,找上門來,請自己叫她駕車的時候,再一次羞紅了臉,低了半日頭,方說出一個“好”字。

好在,姚黑兒的男裝打扮,消除了單葫蘆的一半尷尬,對駕馭牛車的熱情,很快又消除了單葫蘆剩下的一半尷尬。

好在,姚黑兒實在聰慧機敏,單葫蘆帶著她在村子裡轉了幾圈,短短半日的功夫,姚黑兒就已掌握了所有技巧。不過是“駕”、“籲”、“喔”、“唻”幾個字,分別掌控牲口的前行、停下、左轉、右轉。再就是會給牛套上轡頭、車轅等物,也就足夠了。

單葫蘆消除了尷尬和羞澀之後,話也多了起來,他告訴姚黑兒,除了十里外的市集,六十里外,就是縣城東蔭,更是繁華無比,滿街的綾羅綢緞,珍玩古董,餐飲百戲,讓人眼花繚亂。

最後,憨厚的漢子又補了一句:“就是柴錢,也比這邊貴了三成呢。”

姚黑兒頓時眼睛一亮,忙道:“大哥,既這麼說,你為什麼不到東蔭去賣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