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章 新年

說幹就幹。

第二天,單葫蘆就和姚黑兒,一個趕了牛車,一個趕了馬車,到東蔭縣城買了些土坯來,連帶建炭窖需要的其他材料,也一併買了來。

本來,按照單老太和單葫蘆的意思,是自己打一些土坯來用,可姚黑兒認為那樣太慢,天氣已經冷起來了,自己打土坯要好多天才能幹,倒耽誤了建窖燒炭。有打土坯再晾乾的時候,可能都多燒出兩窖炭來了,這些炭換來的錢,遠比買土坯要花的錢多得多。

單老太聽了在理,便由著姚黑兒去操辦。

從建炭窖之日開始,姚黑兒便將山民們砍來的木柴,都收購了。山民們不用跑路,就可以換來同樣多的柴錢,也自然更是歡喜,閒了無事,便都來給姚家和單家搭手。姚黑兒自然不肯讓人家白幫忙,請張二姐幫著鍾翠菱,每天都做兩大鍋菜和米飯、饅頭之類拿在炭窖旁,由大家敞開了吃。

在大家的幫助之下,炭窖很快就建好了;在單老太的指點之下,第一窖炭很快就燒出來了。

山民們大都是捨不得燒炭的,姚黑兒只能將炭拉到東蔭城去賣。今年的冬天特別冷,對炭的需求也格外高。儘管姚黑兒將炭以較低的價格兌給了炭行,也賺了足足十兩銀子。炭行老闆還歡天喜地道:“小哥,你以後有多少炭,都只管拉來!若是有更好的,價格好商量!”

姚黑兒想起往年在家裡燒的銀炭來,很顯然,自己家炭窖裡的炭,是不如銀炭的。

回到家裡,和單老太商量這件事的時候,單老太笑道:“你說的是,只是我們一貫燒的就是這樣的炭,頭一窖會差些,以後會越來越好,但卻達不到銀炭的水平。”

如何才能提高炭的質量?姚黑兒一時沒了主意。也只得將此事暫且放下,專注於在這個冬天,儘可能地多燒一些炭出來。

這半年來,姚黑兒幾乎時時刻刻都是男子裝扮,山民們也漸漸忘了她本是女兒身,最初是開玩笑稱她“黑兄弟”、“黑哥”,後來她就真的成了大家的“黑兄弟”、“黑哥”。除了身板太過瘦小,她也和男子幾乎沒什麼差別了。

忙碌起來的日子,過得特別快,不知不覺之間,已是新年臨近。賣了最後一窖炭,已是臘月二十九了。

上次賣炭回來的時候,姚黑兒已經將該分給單家的銀子,都給了單家。兩家也已說好了,這一次賣炭的錢,全部用來買年貨,大家過個豐豐盛盛的年。

所以,此時姚黑兒的車上拉的滿滿的都是年貨,六罈子好酒,兩個豬腿,兩袋白米,白麵,四個孩子和單老太的新衣,對聯、鞭炮、煙火、點心、茶葉、瓜子、糖果、熟肉、滷雞……還有兩條鮮活的鯉魚,不斷在水盆中撲騰。

要過年了,一切都暫時放下吧,姚黑兒的心內,也是充滿了久違的喜悅。

一條已經走熟了的路,也根本不用駕馭馬匹,這匹矯健的白馬就自己噠噠噠地順著小路自在而歡快地小跑著。

天氣很陰冷,暮雲低垂,寒風陣陣,可能要下雪了。有雪的新年,才更有味道。

姚家的院子,也早已打掃的乾乾淨淨,歸置的整整齊齊。西南角壘著一摞厚厚的柴火,單葫蘆細心地用草苫子蓋好了;西北角里,又添置了一個菜窖,單家堅持將自家田裡過冬的白菜、蘿蔔、蔥、姜之類的菜蔬,都搬了一些來,塞滿了姚家的菜窖。

姚家的水缸,這些日子,也全是單葫蘆在挑水。每兩天一次,單葫蘆準時挑著木桶,出現在姚家門口,一聲不響地將水缸挑滿,又一聲不響地轉身就走。鍾翠菱有時和他說幾句感謝的話,這個沉默寡言的漢子,最多就是甕聲甕氣地回一句“沒什麼”,頭也不抬地繼續往外走。

倒是因為姚黑兒的男子裝扮,單葫蘆如今和她越發沒了距離,還時不時說笑上幾句。

總之,這兩家人,如今已好得如同一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