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得宮來,姚黑兒先來見姚瓊。
姚瓊正在坤寧宮的窗下,刺繡一件紅色的小肚兜,麒麟獻瑞的圖案,甚是複雜與繁瑣,姚瓊做得有些心不在焉,一時抬頭看看窗外,一時又捶捶後腰。此時看見母親走來,忙放下夥計,站起身來。
姚黑兒拿起小肚兜看了一眼,嘆道“皇后怎麼還在做這些事?也該歇歇才好。陛下如今在哪個宮裡?今日病情如何了?”
姚瓊滿面憂慮,皺著眉道“娘,陛下前兩日受了寒,越發不好了。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越發擔憂,哪個妃子的宮裡也不讓住,如今只在太皇太后的長樂宮中,太皇太后親自守著,女兒方才從那邊回來,陛下早起只喝了半碗粥,又睡下了。”
姚黑兒又長嘆一聲,道“娘昨日憂心陛下的病,到郊外的一所庵堂中,卻比陛下祈福,遇上一位老尼,聽說醫術甚是高明,如今就請她進宮來,為陛下請脈,你說好不好?”
姚瓊點頭道“太皇太后和皇太后也商議呢,要再尋好的大夫來,娘既有這個主意,女兒就陪著娘往太皇太后宮中去,說明了,看太皇太后的意思,如何?”
娘兩個商議已定,便往長樂宮中來。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正在因為李晟的病,滿心焦慮,聽姚黑兒說在外請了一位高明的大夫,正所謂“病急亂投醫”,忙連聲答應“叫姚國夫人費心,既是如此,命宮中的太監們拿了轎子,好生請了這位大夫來。”
一時接了玉川大師進來。
玉川大師給李晟診了脈,請太皇太后到廳內來,方雙手合十道“阿彌陀佛,啟稟太皇太后,陛下之症,雖有些兇險,倒也不妨。依貧尼看,陛下之症,乃是思慮過度,或因對某人思念至切而起,待貧尼開個方子,與陛下調養一段時間,到了新春前後,就可望好了。只是有一點,切不可讓陛下再見到與此人有關的東西,若是再見到與襲人有關之物,激起舊病,只怕就不好了。”
太皇太后歡喜道“果然如此,大師說的真切。既是如此,請大師開個方子來,若是陛下痊癒,哀家定然為大師重修廟宇,再塑佛像金身。”
玉川大師淡淡一笑“太皇太后,貧尼乃出家之人,只以慈悲為懷,若能救得了世人性命,便是莫大的功德,並不以重修廟宇為念。”一邊說著,一邊寫了方子,太皇太后命人拿了,往太醫院去抓藥,又笑道“大師可否留在宮中數日?以待皇上的病症,略有起色,再返回寶剎?”
“這……”玉川大師面露難色。
姚黑兒忙道“太皇太后,以臣婦看,不如請大師在臣婦家中安歇,總歸臣婦那裡,離宮中也近,每天來往也甚是方便。”
太皇太后也情知玉川大師是嫌宮中拘束,住到姚府,倒也是個法子,只得應了。一面又悄悄吩咐太監,將賢妃留下的所有之物,全部拿去銷燬,又命奶媽好生照看小皇子,不許帶他到長樂宮中來。
一切都安排妥當了,太醫院已經需要的藥材都送來了,玉川大師親自看著宮女們熬了,喂李晟喝下。
果然,到了傍晚時分,李晟的臉色便好了些,又命人拿飯來,李晟吃了一碗紅稻米粥並兩個卷酥,便說要出去走走。
玉川大師忙勸阻道“陛下,雖覺得好些了,其實因病了這些日子,身子是極虛弱的,只許再將息一晚,明日早起再吃了藥,上午便可往御花園中去走動走動。”
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在旁邊也趕忙勸,李晟只得罷了,命人拿了書來,看了幾眼,便又睡了。
太皇太后格外歡喜,忙對玉川大師謝了又謝。姚黑兒這才鬆了口氣,因笑著告辭。太皇太后笑道“姚國夫人,有勞你了。天色已晚,哀家也不留你,這兩日得了閒,只管來和哀家說話,皇后那裡也快該生產了,也要你多陪陪才好。”
姚黑兒一一答應了,與玉川大師一起告辭出宮。回到府中,替玉川大師安排好的住處,方回到房內,將事情和鍾翠菱一一說了,翠菱也十分歡喜,笑道“這下姐姐該心靜了,明日得了閒,也可去看看定王妃了。”
姚黑兒笑道“可不是,今兒讓玖兒就那麼走了,我心裡難受得跟貓抓一樣,這個孩子,還不知道怎麼生氣呢。明兒讓廚房做幾樣她愛吃的,我給她拿過去。”
第二天早起,姚黑兒和鍾翠菱一起坐了車子,先送了玉川大師進宮,又帶了幾樣姚玖愛吃的糕點,往定王府而來。
定王府管事的媳婦見了姚黑兒,忙請入花廳,賠笑道“夫人,可是不巧了,王妃今日往靈靜庵進香去了,說是要等午後才回來。王爺仍是一大早就往朝中去了。夫人……”
姚黑兒一愣,只得勉強笑道“既是如此,罷了,敢哪日閒了,我再來給王爺請安,也就是了。這幾樣東西,都是素日王妃愛吃的,煩媽媽交於王妃。”
這媳婦滿口答應了,送姚黑兒出來。
鍾翠菱笑道“姐姐,王妃不會真的生氣了吧?”
“瞧你說的,”姚黑兒輕描淡寫地道“玖兒這孩子,從小雖有些任性,卻凡事不放在心裡,便有了不開心的事,轉眼就忘了。你還不知道的?也罷,好容易今日無事,咱們往寇府中,找寇夫人說話去。”說著,吩咐車伕往寇府去了。
話說李晟,自打吃了玉川大師的藥,一天一天好轉。轉眼已過了三天,玉川大師便向太皇太后告辭道“太皇太后,貧尼來了這幾日,也該回山中去了。如今留個方子在這裡,比前幾日的略有調整,以將養為主。這些日子,陛下也不可太勞碌了,便是看奏摺,一日不超過一個時辰為限,閒時只管在後園中轉轉,只是注意暖著些就是了。另貧尼囑咐的那件事,千萬不可掉以輕心,切切!”
太皇太后滿面笑容地答應了,命人拿了金銀之物,來謝玉川大師。
玉川大師搖頭道“出家之人,用不著黃白之物,太皇太后只管收了去。”
太皇太后只得命人拿了幾匹大布,笑道“大師便是不要金銀,幾匹布,大師定要拿去,好歹做件僧袍,等開了春,哀家便往寶剎去還願。”
玉川大師推辭不過,只得收了。太皇太后命人送出宮去,安排了車轎,直送玉川大師往孤暮山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