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稷道:“發生了什麼事。”
范雎往前一拜道:“臣監管不力,楚太子已經歸國。”
“你說什麼。”秦王稷勃然大怒道:“楚太子不顧兩國邦交,竟敢私自歸國,置秦律何在。寡人若不兵伐楚國,就不配做這個王。”
“王上息怒。”范雎就知道秦王稷得知這個訊息,定會大發雷霆。
“你要寡人如何息怒?”秦王稷怒喝道:“楚王老兒在我國為質,殺我大夫,逃離楚國。這個仇,我還沒和楚王徹底算清。這倒好,他的兒子也逃離秦國。真是有其父,必有其子,實在是欺人太甚。”
“來人。”秦王稷高喝道:“去把楚太子給寡人抓回來。寡人要殺他,為秦國立威。寡人和楚國的新仇舊恨,一起了結。”
范雎道:“王上,數日前,楚太子早就逃出了咸陽。此時,已經逃出了秦國。我們想要抓他,只能向楚王要人。”
秦王稷怒道:“寡人就向楚王問罪。”
范雎道:“王上之舉,秦、楚只能一戰。”
“打就打。”秦王稷輕蔑道:“寡人豈會怕了楚國。”
近臣道:“王上,楚太子歸國了。跟隨楚太子來秦國為質的黃歇,還沒有走。我們要和楚國開戰,不如殺了黃歇。”
秦王稷問道:“黃歇是誰。”
范雎見秦王稷充滿怒火的雙眼看著他,回答道:“當年宣太后以武安君為將,南下伐楚。我們攻城奪地,攻破郢都,向東打到了竟陵。正當我國決定繼續伐楚之時,黃歇來到秦國,勸說宣太后。”
“原來是他?”秦王稷道:“你不說,我倒把他給忘了。來人去把他給寡人抓進宮,我要好好問罪他、折辱他。”
范雎道:“王上,黃歇性子桀驁,猶如當年傲骨錚錚的屈原。黃歇實乃第二個屈原,他定不會為了活命,做出有辱國格之事。王上派人去抓他入宮,想要折辱他。黃歇見有辱國格,定會以死明志。”
“好啊!他自己死,免得要寡人動手。”
“王上,黃歇乃螻蟻,他的性命不重要。如果他死在秦國,反而秦國理虧。我們不能讓黃歇,壞了秦國大事。”
“我國數敗楚國,攻破楚都。區區楚國,寡人都不放在眼中。豈會怕黃歇,壞了秦國的大事。”
“王上,殺黃歇也不能改變楚太子歸國,反而還會讓秦、楚兩國交惡。此時的我們,已經與三晉交惡。若與楚國交惡,我們就沒有朋友。”
“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
“臣想要王上暫熄怒火。”
“楚太子無視秦律,逃回楚國,傳了出去,寡人臉面何在。”
“王上,我們不如送楚太子一個人情。我們就向諸侯說,王上得知楚王生病,釋放楚太子歸國盡孝。如此,既能彰顯王上的胸襟,同時又能穩固秦、楚之盟。”
“寡人,可沒有這樣的氣量。”
“楚王病重,說不定哪天就走了。楚王甍逝,楚太子就是新的楚王。楚太子繼位,見我國不計較他歸國之事,定會心存感激,與秦國較好。”
“楚太子,寡人拿他沒有辦法。寡人殺黃歇,這總可以吧!”
“黃歇跟隨楚太子來秦為質。他們朝夕相處數年,感情深厚。我們殺了黃歇,雖解恨了。可,楚太子自覺愧對黃歇,便會與秦國交惡。楚太子繼位,定會合縱諸侯伐我。眼下,我們的首要目標是攻破韓國,得其疆土,並作為進攻中原諸侯的跳板,劍指中原。王上切不可,為了黃歇,壞了秦國的大事。”
秦王稷冷靜下來,怒火消了大半,“你說的也不無道理。”
“我們不殺黃歇,反而送他歸國。此舉,不僅能夠彰顯王上的胸襟,還能送楚太子、黃歇一個人情。楚太子繼位,必會感念黃歇陪伴之恩,委以重任。有了楚太子和黃歇,秦、楚便不會交惡。我們就能安心,伐韓,破三晉,劍指中原,建立霸業。”
伐韓、破三晉,劍指中原,建立霸業,這幾個字打動了秦王稷。秦王稷暫忍下心中的憤怒,語調溫和道:“為了寡人心中的霸業,寡人可以原諒楚太子歸國之事,也可以不殺黃歇。”
范雎見保住了黃歇的性命,恭維道:“王上之舉,定會帶領大秦走上新的臺階。”
秦王心情大悅,問道:“伐韓之事,怎麼樣了。”
范雎道:“韓王倒也有脾氣,面對我國大軍,竟然敢抵抗。”
秦王稷霸道道:“寡人就打得韓王小兒,沒有脾氣。區區韓國,安敢與我秦國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