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一三四三章 開始即結束

所以李靖沒有說到點子上,也不可能直接就說到點子上。

王言卻很是認可的點頭,笑道:“我就是這麼想的,步兵一定不能上陣,否則就是送死。我們的騎兵不能全動,由畢部的也是一樣。要防備突厥繞過來,也要護衛部落遷徙。所以我們七千出四千,他們一萬出八千。不過我們的兵力,也不是隻有目前的這些。”

“哦?”李靖表示不解。

王言喝了一口酒,笑道:“你還說由畢部呢,忘了由畢部是怎麼來的了?”

李靖恍然大悟,隨即拍著自己的腦袋:“還是兄長思慮周全,更有高絕手段,由畢部是對我大隋最忠誠的部落,真是奇哉怪哉。”

“沒甚麼奇怪。不過是想活的有人樣,想活的更好罷了。”

對於由畢部,王言是很欣慰的,當然可能是他留給由畢部的威壓太深了,既有大恐怖,又有大恩德。即便隨著時間的流逝,狼性的突厥人也仍舊深深的記憶那被長生天祝福的神武兇殘的將軍。

當然更重要的是,大隋對於由畢部的處理,接受了王言的意見,對由畢部實行的經濟控制。沒有過多的徵收由畢部的牛羊馬,同時又靠著榷場的便利,使得由畢部的人過上了多年的好日子。

他們可以吃到糧食,可以交易到許多的建築材料,他們蓋起了棚子,哪怕是在冬日裡大雪封了草原,他們也不會如同以前那般損失慘重。同時王言還派來了經驗豐富的人,來跟他們一起研究如何養更多的牛羊馬,如何避免牲畜疫病,如何治療。

同時王言也堅定的實行教化,一樣弄了不少寒門士子過來教他們讀書認字,對他們進行漢化。

而執行的地方官,也沒有過分的去苛待由畢部,畢竟有著榷場,他們都能賺到大錢。同時由畢部也不是白給的,那是跟著王言縱橫草原,七進七出的強軍。

負責落實的地方官員,當然沒膽子逼反了由畢部。那不僅僅是由畢部的事兒,還有王言,還有楊廣,還有大隋針對突厥的整體部署。誰壞了這種事兒,肯定是要千刀萬剮的。

而且一大堆的豪門大戶在這邊發財,誰壞了生意,可真不單單是死一個地方官的事兒,搞不好家族都得被憤怒的大戶們集火乾沒。

畢竟斷人財路,猶如殺人父母麼,這是正經的大仇……

總而言之,就是由畢部的人過的好,所以心向大隋,所以他們的部落對於其他的突厥人很有吸引力,導致了很多人叛逃原本的部落,這也是由畢部能在近十年的時間內,持續壯大的原因。

聽過了王言的話,李靖點了點頭:“確是如此,由畢部的人,比我大隋之民都安穩,日子都過的更好,都是兄長之功啊。”

“怎麼聽著好像是罵我呢?”

王言笑著擺手,打斷了李靖的話,隨即說道,“知道你的意思。去吧,傳我軍令,四千騎兵……”

王言投入到了行軍總管的身份之中,開始安排各項軍隊、物資的調動工作。

倒也沒什麼難的,總結下來不外乎兩點,一是雁門屯駐的軍隊全部前出到由畢部,後勤物資也都運到由畢部。同時大隋四千騎兵,以及由畢部的八千騎兵進行集結。

比較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眾人的反對之下,王言還是給由畢部調撥了軍用物資。由畢部都是騎射的,王言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的弓、弩,以及天量的箭矢,同時還給他們裝配了輕甲。

為的就是更進一步的提升由畢部的戰鬥力,同時也是避免由畢部的僱傭兵心態,因為這一次打完了以後,就要對草原進行實治,不能區別對待。

同時為了進行雙方的融合,王言將全部的騎兵合併、打散,按照一個大隋軍士,兩個由畢部軍士的配比重組,軍官以大隋為主,突厥軍官輔之。

王言親領一千隋軍,兩千由畢部騎兵。餘下的一萬騎兵,則是分成了五百人一部,共二十部,分散深入草原,四面出擊。王言則是在後策應,支援。

同時散佈了大量的遊騎斥候,派了大量的傳令兵。

在兵出雁門以後,王言的大腦就成了幾十核的。他要協調散出去二十股部隊,要綜合分析斥候以及二十股部隊傳回來的訊息,要兼顧後方的後勤情況,他親領的三千部隊也要分散開。他得考慮每一處的駐紮地點,得考慮全部人馬的補給問題。

畢竟這不是幾百人馬,而是一萬兩千人,近兩萬匹馬。幾百人可以隨便搶劫一個聚居的部落補給,上萬人顯然是不可能的。他們要補給一次,方圓幾百裡都沒有活物。

所以王言當然不可能帶著一萬多人打游擊,補給跟不上,那是取死之道。但他沒有放棄打游擊,前出的幾股部隊,都是他的老部下,跟隨他在草原上來去縱橫,知道該怎麼打,又該如何跑。

同時王言親自衝鋒陷陣殺出來的不離不棄,也讓前邊衝殺的將士們安心,只要他們的訊息能及時送到,那麼他們就能活下去,就能打勝仗。

對王言來說,打仗都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對草原的統治。

他這個行軍總管的任務,並不單單是打仗而已。他帶著一大堆的二代、三代的同時,也有許多的願意來草原上搏個前程的寒門子弟,他們是要直接進行治理的。

王言拿出了草原管理辦法,現在他在前邊打仗,搶人口,後邊還有人按照他事先交代好的,對人口進行分配,進行治理。再後方,還有大隋的百姓已經被動員遷徙,離開故土。

雖然人們都沒想著滅國,但這場仗卻是奔著將突厥打滅國的目標推進的,至不濟也得如同王言在大興許下的那般,一仗打殘了突厥才成。

不過王言並不著急,草原太大了,打仗就得慢慢來。

他這邊穩紮穩打,急的只會是突厥。因為越打,他們的人口越少,他們的資源越少,甚至於他們的軍心都要離散。畢竟他們家裡的老婆孩子都被王言劫走了,他們還打個屁的仗,給誰打仗?打不出牛羊,也打不出媳婦,突厥的大頭兵們自己就要掏刀子砍各種頭人,各種勇士,各種大汗的腦袋了……

從王言踏上戰場的那一刻開始,已經意味著這一場國戰已經告終了,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不是王言的問題,是此時的生產力、公共建設的問題……

日常感謝打賞、投月票、推薦票以及默默看書的好哥哥們的大力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