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章 渾水(二)

雖是問話,卻沒有一點疑問的意思。宋太后將目光挪向外面的明媚天色,說道:“皇上以為,是因為什麼?”

“兒臣以為母后早已經清楚明白,並有了應對之策。”

宋太后雙手交疊在身前,華錦織就的宮裙將她包裹其中,永遠是那副端莊威儀的姿態,彷彿她仍與先皇一起坐在太極殿上,面對眾臣。應該說,她現在仍舊以同樣的姿態坐在皇帝身邊,只不過,皇帝從她的夫君,換成了她的兒子。

她是一個成功的女人,多少年來在宮中活的如魚得水,百般手段施展自如,將一切都玩弄於股掌之間。或許別人不明白,為什麼她身為一個女人,一個母親,偏偏要抓住權利不放?!甚至被自己的兒子敵視,防備。

沒人能明白,人心會變,容顏會老,只有至高無上的權利才能永恆。

宋太后唇邊似有一抹冷笑,在明暗交界的光線之下存了一抹虛幻,叫人看不真切,她說:“那麼,皇上是打算幫哀家,還是打算作壁上觀?”

或者,趁機獨攬政權,將她這個母親遠遠踢開。

皇帝早已厭倦與她打太極,目光如冰刀雪劍率先挑明話頭,說道:“難道母后不知渡王是要幫蘇貴妃翻案?就不怕他們真的已經勝券在握?將母親從前做的事情一舉揭發?”

宋太后這才將臉轉向他,細細端詳他的神色,然後說道:“皇帝對蘇貴妃的事,似乎有所疑問?”

皇帝見太后仍舊不肯正面回答自己的問題,臉色越發陰沉,突然冷笑一聲說道:“難道母后還怕兒臣幫渡王對付您不成?”

宋太后沒有開口回答,但她面上的笑容,意思十分明顯,明明就是再說:難道不是嗎?

話說道這份兒上,皇帝也終於放棄了。他不再氣悶,收起母子間的彆扭跟隔閡,就事論事起來,彷彿宋太后只是朝堂上的一位臣子。

“當年母后一力打壓蘇家,給他們扣上了私鑄官印,剋扣糧餉的帽子,導致蘇家一門被誅連。其實那時候蘇貴妃已經死去多年,父皇也已經離世。渡王年紀尚幼,蘇大人也無實權,對母后毫無威脅,您那麼做,到底是為了什麼?”

宋太后神色不動,讓人無法分辨她到底在想些什麼。她默了默,說道:“哀家只是要斬草除根。”

皇帝不置可否,說道:“可母后的動靜太大,實在容易留下禍患。若只是要斬草除根,未免付出的代價太大。所以兒臣覺得,您所想掩蓋的事情,一定比陷害蘇家這樁事更加麻煩,甚至比謀害忠良被幽居別宮孤老等死更嚴重的後果。所以,您不遺餘力,甚至又故技重施,將暗中查探蘇家案件的唐家也給處理掉了。”

宋太后的面色終於變了,那張輕易不會動容的面孔終於被這番話驚得變了顏色。但她口中說出的話仍舊鎮定平靜:“皇上這話,可是經過三思才出口的?”

皇帝見她仍舊不肯直言,並以一副教訓的語氣開口,豁然起身,直視著宋太后,臉色鐵青。

宋太后見他如此,神色反而放鬆下來,說道:“皇上,你還年輕。有些事,要慎重再慎重,怎麼能隨意猜測便說出口呢?”

皇帝氣惱的看著自己的母親,靜默半晌,道:“母后教訓的是,兒臣還有事,先告退了。”

見皇帝出了內殿,宋太后的下巴緊緊繃起來,臉頰上的肌肉狠狠抽搐了一下,扶著椅背起身,卻覺得一陣暈眩,復又重重跌坐回去。

送走皇上的女官錦玉正好進殿看見她這般,急忙過來扶住。“太后娘娘,您這是怎麼了?”

宋太后擺擺手,等著眼前的黑翳散去,緩了口氣。正要說話,殿外突然傳來慌亂的腳步聲,伴隨著惶急的叫喊:“不好了!太后娘娘,皇上突然從御攆上摔下來,厥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