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88章 加減法

結果那個畫風……

恐怕也就只有現在的小孩子會喜歡了。

整一個《萌娃與網紅》的奇葩故事。

偏偏還丟了那個故事原本的精髓。

也是讓人遺憾。

不過也因此,也就證明了在人設、立繪、建模等方面,華夏已經達到了國際水平。

然而現在的問題不是這些,而是在於最為關鍵的劇情上!

任何一個好故事,真正讓人驚豔的,不是立繪,不是建模,而是故事的劇情本身!

還是拿《葫蘆娃》舉例。

以我們大人的視角去看,那就是千里送人頭的舉動。

可在當時孩童時期的我們看來,一個個模樣相同,僅僅只是憑藉著顏色區分的葫蘆娃,展現著各自超凡的技能的時候,那種激動,實在是無與倫比的。

而在故事裡,導演也讓每一個葫蘆娃在展現強大的同時,展現出了他的弱點。

比如大娃力大無窮,可是當他不能站立的時候,自然也就沒有了戰鬥力。

又比如二娃雖然千里眼、順風耳,但是被風沙迷了眼睛,被刺聾之後,也沒有了戰鬥力。

就算是表面上最能打的三娃,刀槍不入,可也怕繞指柔,也怕被打屁股。

一個個高超的異能,卻又有著十分有趣的缺點。

在當時的孩子時期的我們看來,是如此的好玩和接地氣。

雖然劇情就是一如既往的挨個去送,然後最後合體去打蛇精,但是這個有趣的故事,卻被無數人奉之神作。

我們提起《葫蘆娃》,首先會想到的是什麼?

是一個個非凡異能的葫蘆娃?

還是壞到了骨子裡的蛇精姐妹?

不,都不是!

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葫蘆娃救爺爺的故事。

這就是劇情對於一個好故事的影響力!

然而作為擁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華夏,近些年卻逐漸丟失掉了我們原本的特色。

其實這也是源自於改革開放的初期,人們開啟國門,見識到了國外的一眾先進的文明、文化之後,產生的一眾自卑感。

從而一味的去模仿,甚至抄襲國外影視劇的型別或題材。

你隨便去找個三大藝校的學生,除去那些混日子的,大部分都能夠對於電影講出個所以然來。

尤其是導演系,更是什麼這個理論,那個知識,這個運用,那個掌控說得頭頭是道。

然而真的讓他們拍東西的時候,展現出來的,卻是讓人哭笑不得的東西。

原因就在於,學院派有著最為明顯的缺點。

那就是一個勁的做加法。

這一點上,半路出家的彭輝,自然知道如何去剋制。

實際上,彭輝是早前在劇組中已經接觸到了導演的職業現狀之後,對於這個職業有了一個清楚的規劃之後,這才去的導演系。

雖然其中有著不甘、有著不忿,但是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彭輝對於導演有一個清楚的認識。

而不是那些單純的象牙塔,可能一輩子連劇組都沒有進過的師哥、師姐們能夠比擬的。

其實很多電影人都知道,一部好電影要做的,不是要做加法,而是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