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大強拒絕了李龍給說的這個活,李龍開著吉普車走之後,楊蘋蘋抱著孩子過來問道:
“你咋不去呢?”其實剛才李龍給他說這活,陶大強拒絕的時候,楊蘋蘋是想著勸勸陶大強的。
但楊蘋蘋知道丈夫的性格。陶大強和李龍的關係比和他大哥陶大勇都親,通常情況下李龍提出什麼,陶大強肯定不會反對。
而且這一次李龍也是想帶著陶大強掙錢,楊蘋蘋其實是挺想讓陶大強去的。
但丈夫既然決定了,楊蘋蘋也就尊重,當時沒說,事後才問。
“那活還得住在外面,我不想幹。”陶大強搖了搖頭說,“咱家現在也不缺錢,最近地裡活又多,咱爸這段時間和龍哥他爹兩個人逮魚,也掙不少錢,這早出晚歸的,開心的很。
那地裡的活就得咱們幹,我可不想走之後你揹著娃娃去地裡幹活。再說了,夏天編抬把子的時候我一呆二十多天,想孩子想的很!”
楊蘋蘋笑了,把懷裡的孩子遞到了陶大強的手裡。
也對。眼下自己家的情況在四小隊也算是拔尖的了,不缺吃不缺穿,有拖拉機有腳踏車,丈夫對自己好,又沒婆婆管著。
該知足了。
那錢就讓別人去掙吧。
謝運東這邊得了李龍的信後,立刻就開始收拾東西。知道可能在外面住,那就得準備被褥,鄧桂蘭這一次沒攔著,扭頭去廚房和麵,給丈夫準備乾糧。
開拖拉機帶收割機割麥子的事情,她先前選的方案是給李龍打工,沒啥風險,當時謝運東反對,選了自負盈虧的那種。
結果這一季割麥下來,自家掙了幾千塊錢,比編抬把子要高好多。
感覺明年再幹一季,就能把拖拉機錢給掙出來了。
這來錢的速度把鄧桂蘭給嚇著了,她也能感覺到丈夫選擇的正確,以及李龍對自家的照顧。
所以這次她並沒有發表什麼意見,只是做好準備,保障好後勤。
“這回不會像編抬把子那樣住的時間長。”謝運東一邊收拾被褥一邊說道,“打草嘛,那一家三五百畝,頂多就住兩三天,然後就換一家。雖然這價格沒上次高,但量大,在打瓜成熟之前啊,咱們又能好好掙一筆!”
鄧桂蘭看著丈夫因為割麥還沒緩過來的黑臉,感嘆著:
“你看你這臉,還沒緩過來,這又得去曬了。”
“當農民,哪有不曬太陽的?你看隊裡那麼些人,想這樣曬的有多少?還不就我們幾個能幹上這活?”
“也是。”鄧桂蘭笑了,“這來錢的速度……快的嚇人啊。三年前打死我也想不到,這一季就能掙好幾千!當時我記得年底算完工分,家裡一共就分七塊多錢……”
“現下七塊多錢,那拖拉機開一個小時就掙出來了。”謝運東附和著,“這日子,真是越過越美。”
他不知道什麼叫馬太效應,只知道自從跟了李龍幹活後,這掙錢好像變得容易多了,隨便接個活,頂別人一家幹幾年的。
不得了啊!
梁大成家也是類似的情況。
只有李建國那裡麻煩一些,他要開著拖拉機走,一來要去陶大強那裡把收割機給拉過來,二來也是要給家裡再整個運輸工具。
於是,李建國又去了老馬號,找老羅叔把七十六號帶馬車給拉了回來。
七十六號在老羅叔那裡其實也幹活。老羅叔平時除了喂野豬喂鹿之外,每天牽著七十六號套的馬車滿村子打草備料,不然光那一圈的牲口,馬號裡留下來的那些糖渣飼料根本不夠。
四小隊三個擁有拖拉機的人家庭都在準備,這事情很快就在村子裡傳開了。
羨慕嫉妒的人依然在羨慕嫉妒。拖拉機帶著收割機割麥子掙多少錢是可以算出來的,一個麥季自家就收了幾十口袋麥子,人家卻掙了幾千塊錢。
接下來自己要為收玉米油葵做準備,人家又要去掙大錢了。此刻四小隊的上空,瀰漫著濃濃的醋味兒。
回了大院後,李龍把吉普車停好熄火,楊大姐就把飯端了出來。
先前李龍走的有點急,沒說詳細情況,現下吃飯的時候,他就把這件事情給顧曉霞都說了。
“這是好事啊。”一聽說李龍又給大哥和謝運東他們找了活,顧曉霞一邊幫著兩個孩子驅趕著蚊子,一邊笑著說道,“這樣掙錢的活兒應該多來點兒。”
作為李家的媳婦,她自然希望自家過得越來越好,包括李龍的大哥家、大嫂的孃家。
“今年大活也就這一個了。”李龍一邊吃一邊說道,“不過把這個活幹完,大哥他們也能舒舒服服的過個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