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總說,華中F省為了拓開渠道,刺激代理商拿貨,以低於正常價格的出貨價出給代理商,但條件是不開發票。這個誘惑確實刺激了該省渠道消化,剛過去的一年銷售額同比增長了60%,回款增長40%,與這項策略不無關係。
我問:“涉及漏稅金額有多少?”
“目前被**部門查到的將近二十萬。”
我心頭舒了一口氣,茫茫然不知深淺。
陳總嘆了口氣:“二十萬雖是九牛一毛的小數目,不及公司全部應繳稅額的1%,但影響甚大,**部門已經起草行政處罰條令,不日將公佈。”
我壓下去的隱憂又一提:“已經確認是偷稅了嗎?沒有可打點的空間嗎?這點小數目何至於令上面大動干戈?”
陳總搖頭:“這次他們是有備而來。先是代理商舉報,提供公司開具的收據,你知道收據不同發票,不用繳稅;然後**人員突襲來查賬,證據確鑿,之後直接上報。公司根本壓不下去。一早上,醜聞立馬見報了。”
我想起昨天洛瑾承匆匆出去的背影,內心一片黯然。出了大事,回來卻一聲不吭。
我頓覺哪裡不對勁,“公司準備上市,一切不都是按照會計準則來走嗎?連員工個人所得稅都不規避,怎會出現這樣的漏洞?財務部沒人監管嗎?”
我素知很多公司員工都不用繳稅,美其名曰合理避稅。而FK不然。我入職之後,每個月三位數的個稅,雖然心疼,但心知公司為了上市,各項操作都已嚴格遵循法律法規。
後來跟洛瑾承在一起,我曾私底下佯裝抱怨:“一個月領著那麼點白菜錢,卻還得為公司的上市之路添磚加瓦。”
那時候我倆關係已趨於穩定,他將我壓在身下邊聳動邊說:“在公司領白菜錢,來我這裡領肉錢,不是很划算嗎?”
我被他逗弄得洶湧澎湃,心神不知飄到了哪裡。
如今卻疑惑不解。
“財務部總監年中辭職以來,這個位置已經空缺了很久,財務經理稱他不清楚此事,只是按照公司規章制度辦事,可能是手底下的財務工作出了紕漏。現在財務部一團亂。”
我心頭惴惴不安起來,這其中,也許沒那麼簡單。而此事的後果,將徹底打亂整個集團上市的步伐。因為,上市的條件之一:公司自身在上市前的最近36個月內沒有受到過工商、稅務、環保等部門的行政處罰。也就是說,公司近兩年苦心孤詣,眼見著上市在望,卻因這一次處罰,所有努力付之東流,從頭再來。
到了第二天早上,集團召開經理級以上管理層人員會議,董事長和幾位股東也來出席,但個個神色凝重。
這是一場針鋒相對的批鬥會。
洛瑾承剛說完開場白,陳述會議目的、事件始末,F省銷售總監田輝脖子一硬,立馬道來:“洛總,這事雖不是我授意,但我不得不說為他們說句公道話。去年銷售指標很不合理,去年整個護膚品市場增長預期不足15%,公司卻要求我們拿出35%的增長業績。我們一線人員,哪一個不是被公司業績指標壓得透不過氣來。打硬仗,可以啊,可費用呢,有減無增。沒有彈藥,空喊口號能打什麼仗。不到萬不得已誰會出此下策鋌而走險?盲目拔高指標,結果陰溝裡翻船。要真說他們有錯,那也是被公司逼的。去年指標太不合理。”
此話一出,全場譁然,之後陷入一片無邊無際的靜默中。在這裡的大多數都是打工混口飯吃的主兒,他一個銷售總監字字尖銳,直指公司主事者。
這一陣仗,放哪裡都意味著,跟領導槓上了,要麼他走,要麼……領導下臺……
我頓時驚出了一身冷汗,這是……他一個跟洛家非親非故不參與年底分紅的外姓人,何至於公然挑釁洛瑾承的權威?
莫非這背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