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嵐已經徹底成了關海洋的迷妹。
她看向關海洋的眼睛都快變成小心心的模樣。
演講完畢就拉著關海洋問東問西。
“你從哪裡知道這麼多知識的?”
“知道這麼多,之前為什麼不好好學?”
“發明這些方法的老外都是什麼人?國外的教育理論和實踐已經比國內高出這麼多了嗎?”
……
她的問題層出不窮,一個接一個。
這也難怪,這個年代的青少年接觸資訊的渠道沒有後世那麼多,那麼方便。
學校裡面的教育、電視媒體上的新聞、圖書館裡面借閱的書籍,再就是各類報刊。
除此之外幾乎沒有別的資訊獲得渠道。
條件好一些的家庭,家長們見識廣博,可以給孩子們傳遞更多更深刻的資訊。
對於絕大多數家庭的孩子而言,能夠每天看看新聞聯播,那都算得上是對社會有不錯的關注度了。
至於國外的訊息,尤其是這些相對比較理論的學術性知識,除了最頂尖的學府以及研究機構,還真沒有其他的獲取渠道。
丁嵐的這麼多問題他哪裡答得上來,只能兩眼一閉,全部都推給報紙。
“你也知道,我喜歡看報紙雜誌,各種東西都看。也不知道是在哪裡看到過的,或許是在以前同學的家裡看到了這些理論。
一開始就是覺得很新穎,能夠從思維力和腦力乃至於行為的角度來研究學習。
後來自己也就慢慢實踐,發現效果出奇的好。
想多了,練多了,便也就有了自己的見解。”
“就這麼簡單?”丁嵐覺得有些不可思議,但她又找不出什麼理由反駁。
從她認識關海洋以來,對方都做了些什麼事,她大致還是知道的。
除了對方自己承認的途徑,也沒有其他方法讓他獲取這些知識啊!
絕對不可能存在一個大師,專門給關海洋傳授了一門關於如何學習的課程……
“好啦!你對這個學習方法這麼感興趣,還怕海洋藏私不教給你?”白寧語打斷她:“海洋都講了一上午,中午你都不讓他歇一歇!”
白寧語準備帶他們到教育局的食堂吃飯,可還沒離開辦公室卻接到了郭金健的電話。
“中午一起吃飯吧!正好來市裡辦事,我就在你們單位不遠。小關他們也在啊,那正好,也好久沒見到他了,一起吃飯。”
郭金健說話中氣十足,話筒裡面的聲音清晰傳到幾人耳朵裡,看來他已經從上次的大病裡面痊癒。
放下電話,白寧語看向三人:“你們都聽到了,郭伯伯要跟咱們一起吃飯。”
關海洋笑道:“郭伯伯的廠子現在甩開了包袱,看來幹得是熱火朝天啊,郭伯伯的精神頭從電話裡面都能聽得出來。”
白寧語卻是搖搖頭:“他的廠子要是幹得不錯,就不用他這個一 把 手 成天到晚四處跑了!”
陸雨珊雖然只見過郭金健一次,但是對他的印象不錯,關切問道:“郭伯伯的廠子出了什麼問題?”
白寧語卻是把目光轉向關海洋,笑道:“你問你們家小關,他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