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60章 板兒爺

當年,在人們穿衣還需用布票、最時髦的衣著是中山裝的時期,他就穿著長袍馬褂、手提鳥籠,招搖過市的在北平大街上穿過。

面對街上人質疑的眼光,他還不在意。

看到相識的熟人,他還會像清朝遺老那樣,打千行禮,怪模怪樣,令人瞠目結舌。

事實上,這身扮相正是《茶館》中的松二爺。

就是這位黃宗洛大爺,把角色帶到生活裡,不分時間和地點。

有人笑他矯情、嘚瑟,他卻不置可否,將娘娘腔老太監、吝嗇怪異的老地主等上百個龍套角色演的淋漓盡致。

他也因此被成為“龍套大師”,堪稱配角演員中的“奇蹟”。

“潯子,想演一人物,不太好演,這不回來取經嗎?”夏淳導演笑著,“你啊,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給年輕人傳授一下經驗。”

“我哪有什麼經驗啊,要不,潯子,你跟我賣酸梨兒去?”

這段故事,江潯知道。

當時,焦菊隱導演拍攝電影《龍鬚溝》,黃宗洛在其中飾演一個賣酸梨的老頭。

這個老頭的戲份雖然不多,但還是有臺詞的。

拍攝時,焦菊隱導演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他要求演員們能將濃郁的北平特色與基層風格演出來。

焦菊隱導演的高要求難倒了黃宗洛,怎樣才能將這個賣梨老頭演好呢?苦思冥想不得解後,黃宗洛只好請教焦菊隱導演。

焦導給他支了一招:“你去北平大街上找一個賣酸梨的老頭,天天跟著他,看他是什麼樣的語言神態,然後模仿他。畢竟,還有什麼比賣酸梨的老頭更像賣酸梨的老頭呢?”

焦導的建議令他靈光一閃。他果然去街上找了一個賣酸梨的老頭,然後天天跟著人家後面觀察。

這還不算完,他還在自己的家屬院支了一個賣梨攤子,有模有樣的賣起了酸梨。鄰居看見了不禁好笑:

“怎地,不做演員改賣梨了?”

可正是透過這種方式,黃宗洛將現實生活中的感受帶到了舞臺上,那情形彷彿不是演戲,而是他本人的生活。

“您是說,還是得到生活裡去?”江潯猶豫著問道。

“我啊,不象於是之,蘇民,藍天野,他們是天才,我沒有他們那麼聰明,也沒有那麼好的運氣,就只能苦幹,笨幹,傻幹!”

哦,江潯明白了,“大爺,改天請您喝酒。”

“你別急著走啊,潯子,我還沒說完呢……”黃宗洛還在後面開著玩笑,“你瞧,你媳婦兒都樂了……”

江潯拉著楊哲的手,楊哲的臉色通紅通紅的,“得,我明天得去拉板車了。”

兩人上了一輛公交車,江潯就故意嘆口氣,“你可不能嫌棄我。”

“那我給你送飯去,你拉幾天我送幾天,管夠。”楊哲伸出兩隻手夾住江潯的臉,“我瞧瞧,板兒爺長什麼樣兒啊?”

她正說著,公交車一個急剎車,楊哲站立不穩,一下就撲進江潯懷裡,江潯順勢就攬住了她的腰。

“鬆手。”楊哲紅著臉看看四周,可是卻又笑著調笑起江潯來,“您看,您這模樣,也不象個板兒爺啊。”

象不象,首先得從衣服上打量。

丁志誠的工地上,有一四十多歲的大叔,丁志誠就每天給人家五塊錢,讓他把板兒車借給江潯一個禮拜。

“大叔,乾脆您這一身行頭,都給我了得了。”

哦,大叔看著江潯的牛仔褲與白T恤,猶豫了,“怎麼,老劉,這一身配不上你?”丁志誠胳膊底下夾著一包,他用包扇扇大叔的肩頭,“那我再給你二十塊錢,脫吧。”